茶文化的摇篮(二)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13:5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1 23:09
改写后的文章:
茶名与茶字的起源复杂多样,我国历史上对它们的称呼和写法变化繁多。在《中国茶叶大辞典》的编纂中,茶名和茶字的种类繁复,如“草中英”、“酪奴”等趣味称呼,以及“荼”、“槚”、“蔎”、“茗”等不同写法。这些名字和字词背后,隐藏着茶业和茶叶文化的深远历史。通过梳理,我们可以发现,尽管名称众多,但主要可以分为单音节和双音节两类。单音节中的“茶”字,除去木字旁的变体和通假字,只剩下了《方言》提到的“葭”和《茶经》记载的“槚”、“蔎”、“茗”、“荈”等几个字。双音节的则有“苦荼”和“葭萌”,这是唐以前茶名的主要构成。
最早记载茶名的文献《尔雅》中提到的“槚”和“苦荼”,是最早用双音节表示单音节茶字的例证。《尔雅》的“槚,苦荼”反映了蜀地的方言特色,而“苦荼”在《尔雅》中的出现,实际上是对巴蜀方言“苦荼”音译的结果。我国最早的作物名称多取单音节,双音节的可能是外来或少数民族的称呼,这进一步证实了茶的单音节名源于巴蜀。
茶字的演变也反映了其巴蜀源头。上古无“茶”字,直到唐朝才简化为现在的“茶”字。《茶经》中的“茶”字其实源于“荼”,这是巴蜀方言“苦荼”的省称和音译。《尔雅》中的“槚”和“荼”字反映了当时对巴蜀方言的借用。尽管“槚”字最早出现,但因其读音和“荼”字相近,加上《尔雅》的局限性,茶字最终以“荼”为主。
此外,如“蔎”、“茗”和“荈”等词,也与巴蜀方言密切相关。它们的字源和使用情况,进一步证明了我国茶文化起源于巴蜀。张载的《登成都白菟楼》诗中,对巴蜀茶的赞美“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区”,生动地展示了巴蜀在世界茶业和茶叶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综上所述,我国乃至全球的茶名和茶字,无一不是巴蜀方言的体现,这使得巴蜀成为了茶业和茶文化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