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13:0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8 11:39
契诃夫短篇小说《凶犯》:法律与村社理性的碰撞
1885年7月24日,契诃夫的杰作《凶犯》(又名“预谋犯罪者”)首次登载,这部作品源于契诃夫与农民尼基达·潘求兴的一次深刻对话,他试图向这位克拉斯科沃村的农人解释拧铁路螺丝帽的严重后果,然而,丹尼斯的故事却揭示了更为深层的社会冲突。
故事的核心在于铁路看守人发现庄稼汉丹尼斯在铁轨上拧下螺丝帽,这一看似微小的行为,却引发了侦讯官与丹尼斯之间关于公共安全与个人无知的交锋。侦讯官认为,丹尼斯的举动直接威胁了铁道安全,他的行为被明确定性为破坏铁路,危害公共利益。
丹尼斯的辩护显得颇为奇特,他辩称村民们多年来的行为并未引发事故,因此拧下螺丝帽不会导致翻车。然而,他的逻辑陷入了“秃头悖论”,忽略了事物累积效应的重要性。铁轨螺丝帽的缺失就像头发一根根掉落,终将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丹尼斯试图用“身边人都认同”来为自己辩解,却落入了诉诸公众谬误的陷阱。
侦讯官通过提及去年的火车出轨事件,揭示了村民们偷拧螺丝帽的事实,试图打破丹尼斯的逻辑。然而,丹尼斯却巧妙地将责任归咎于城市精英的理性和看守人的暴力执法,试图模糊焦点。实际上,丹尼斯的行为是否构成知法犯法,关键在于村庄缺乏关于铁路维护的教育和宣传,而他依赖的是村社中的生存法则,而非法律认知。
《荀子·富国》中的名言“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正印证了这个观点。丹尼斯所处的环境,法律教育的缺失导致他仅凭生活经验和村社关系来行事,而对于县官和法律的认知仅停留在表面。在他看来,与看守人的关系,远比法律权威更为直接和重要。
尽管如此,丹尼斯并未恶意伤害他人,他的犯罪动机仅限于对铁轨安全的无知。他与侦讯官的知识、权力和生活经验的差距,使得对话中充满了误解。契诃夫并未借此事讽刺特定阶层,而是借此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道德评判不应基于知识、身份或财富,而是需要更深入的公正和理解。
最后,小说以权力和资源的不平等揭示了社会结构的复杂性。有钱人和穷人的崇拜与鄙视,男性与女性、知识分子与普通人的评判,都可能是权力操纵的工具。只有当我们超越表面的偏见,才能看清真实的人性和社会现象。
契诃夫通过《凶犯》的故事,让我们思考法律与乡村社会的互动,以及如何跨越知识鸿沟,实现真正公正的理解和判断。在这个过程中,丹尼斯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结构的微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