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13:0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6 10:52
陆贽,唐代的一位贤相,尽管其政治生涯充满了挑战和限制,但其卓越的才能和深远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持久的影响。他的学识和品德受到权德舆、苏轼等人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汉代贾谊和“帝师”一类的人物。他的著作《陆宣公集》流传至今,其奏议、制诰等文章被誉为“经世有用之言”,对古代政治的洞察力深得后世称道。
陆贽的思想在封建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新唐书》赞誉他的思想可供后世效法。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引用了他的大量言论,对他的政治主张给予了高度肯定。苏轼更是推崇他的才智,认为若德宗能采纳其全部建议,唐朝的盛世可能得以重现。
南宋时期,陆贽的奏议被推崇为治国的急务,被认为无一不合乎道理,是皇帝的座右铭。明清时期,地主阶级的政治家们对陆贽的赞誉不断,王夫之甚至认为陆贽的贡献有助于唐室的再次稳定,范文澜也高度评价他是唐朝中期杰出的政治家。
陆贽(754年~805年),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苏州嘉兴(今属浙江)人,字敬舆。大历八年(773年)进士,中博学宏辞、书判拔萃科。德宗即位,召充翰林学士。贞元八年(792年)出任宰相,但两年后即因与裴延龄有矛盾,被贬充忠州(今重庆忠县)别驾(州主管官的佐吏),永贞元年卒于任所,谥号宣。有《陆宣公翰苑集》24卷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