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造归属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12:5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1 00:22
“如何制造归属感?”
朋友又在晚上十点半给我抛出一个问题。
我眼睛快睁不开,脑子转不动了,说,这是一个大问题,给我点时间,我找一个切口跟你讲。
早上起来,我给她抛了两个问题:
在你看来,什么是归属感?
你曾经感受过归属感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在哪里?什么样的感觉?
她说,我觉得归属感让人有依赖感。曾经有过归属感的地方,现在会看也感觉不到归属感了。
我继续问:
是什么让你有这样的感觉?后来什么原因让你感觉不再有归属感?
……
在这里就不继续透露跟朋友的沟通了。
想谈谈如何制造归属感。
归属感是什么?就如幸福感一样,每个人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有人能在寒冷的雨夜有个地方遮风挡雨就很满足,有人成天在豪宅里都不一定开心。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当你提出寻找归属感的时候,你寻找的是什么。
可能是感情的需要,每天下班回来有盏灯在等,桌面有香喷喷的饭菜,有关怀的话语。可能是在单位里有和谐默契,相互关怀有彼此鼓励的团队。归根到底,一种人以群分的属性,我跟这些人,这个地方有着相同的特质,共同的语言,思维和行为方式。
没有归属感,也许就像一个异乡人,语言不通,没有可以交心的人,饮食习惯不一样,处处感受到的是“不一样”。生活在一个有共同语言,生活方式处事模式相似的人群中,每天的生活和工作不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和精力与人沟通,猜测别人的想法和接下去可能发生什么,我应该怎样应对。熟悉一个新环境,和完成跟一个人,一群人的磨合,都需要时间,和都需要经历一个不适应的过程,直到改变可以改变的,调整自己去适应不能改变的。
找到归属感,也许这个地方和你,已经完成了相互的磨合。如果还找不到,你是选择继续磨合,还是选择换一个地方?
归属感,就像材料与材料,尺寸与尺寸之间的匹配。食堂里出现了葡萄炒肉,就被吐槽为黑暗料理,菠萝炒鸡好像是一直以来口碑不错的菜肴。鲁班锁,不用任何钉子也可以吻合如此恰切。但是大理石与木材的搭配就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想象和理解。
比如初来乍到一个新的地方,会有观察,了解,结交新的朋友,邻居。跟来自南方自己的习惯不一样,这里的早餐都面食为主,自己更喜欢吃各种稀饭;这里的人们一般七八点晚饭后就留在家里享受天伦之乐,南方九点十点才是吃宵夜最热闹的点。可以在自己的范围内营造一个熟悉的环境,慢慢尝试新的方式。比如自己熬点稀饭,偶尔在附近的小饭馆尝试当地正宗的面食。以前买的白菜是一颗一颗买,也慢慢习惯当地人都是用三轮车装白菜回家,并像柴火一样屯在门口。
找到不同,感受不同,并理解不同,因为南方潮湿,菜买多了容易腐烂。北方干燥,白菜久屯不坏,而且随之时间慢慢风干水分变得口感更甜。
选择接受还是保留自己的方式,这是一种和谐的共生。关系和谐之后,可能衍生出更多的关系,需要与被需要。
以前每次去饮水机洗杯子,盛水,都会跟做清洁的保洁阿姨们闲聊几句。慢慢地,她们说了自己的牙齿因为牙周炎的原因掉的很厉害,医生建议掉完了整口假牙装上,我就天天看着阿姨的牙齿状况,并问候着。一位阿姨经常跟我说家里孩子不争气,现在三十多岁还需要自己养,说着说着眼睛就湿润了,除了倾听,我也偶尔出些能帮上忙帮不上忙的点子。
在离开公司的时候,跟阿姨们道别,发现阿姨眼里跟自己一样,都有不舍。原来过去的这些时间里,跟她们在一起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也许看到我,跟我唠嗑几句,也是她们习惯了我存在的一种方式。几天不见,都会被问到。
归属感,在我眼里,就是不断地创造当下跟环境,跟他人愉快的链接。无论延续多久,在这一个时间点上,我们的感受是被贴上愉快和链接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