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放下”原生家庭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4 11:3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4 21:36
这两天电视剧《都挺好》热播,「原生家庭」这个词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这部剧太“该”火了,所有中国家庭里最尖锐最典型的矛盾一个都没落下:重男轻女、愚孝儿、妈宝男、被拖累的女儿—— 这种角色设定听着就让人绝望。再看一眼网友讨论,绝望连着绝望。
后一个「绝望」是因为,看到这部剧带给观众最大的影响,可能只是「产生情感共鸣 」——让那些觉得自己被原生家庭伤害的人,从剧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为有人终于揭穿他们的嘴脸而振臂大呼。
但情感共鸣过后,剩下的还是恨和怨。
正经想和原生家庭和睦相处的建议看看《摩登家庭》,虽然基础条件完全不能比,但至少给了解决问题的正确示范。
但我又觉得,参与控诉「原生家庭」的人其实有两类:一类是真受伤,一类是在自我感动。
01.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心理成长和性格塑造真的有很大影响。小到粽子吃甜还是吃咸,大到结婚看钱还是看脸,都能从上一辈的教育里找到依据。所以我认同受害者不在少数。
比起原生家庭的诅咒, 更绝望的甚至有基因决定论。
最近看了一本科学成分比较高的心理学书籍《亲密关系》,当中提到 一个人的性格,甚至从他还是婴儿的时候就被决定了。
书中利用 「依恋类型」 这个概念把人分成4种性格类型,个人的依恋类型会在婴儿时期形成,并对成年后的人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安全型: 婴儿在饥饿、尿床或受到惊吓的时候能够立马被发现,并得到悉心照顾(来自主要照料者--通常是妈妈),就更容易信任和依赖他人,认为能够从他人那里得到安全和友善,发展出安全型依恋。他们乐观外向,愿意和他人进行互动。
痴迷型: 如果大人对孩子的照料无法预测并且并不持续,比如照料者 有时候热情关注, 有时候心不在焉、焦虑烦躁,甚至根本就不出现。 这些孩子由于不确定是否能够得到及时照料,因此与他人的关系就会变得紧张和过分依赖,表现出对他人的过分贪求,过分依赖他人的赞许,过度寻求认同,沉溺于人际关系,担心关系破裂。
疏离型: 认为和他人发生亲密关系得不偿失,拒绝和他人相互依赖,相信自己能自力更生,也不在乎他人是否喜欢自己。
恐惧型: 因为害怕被人拒绝而极力避免和他人发生亲密关系。虽然希望有人喜欢自己,但更担心自己因此离不开别人。
书中通过大量实证和案例讨论了 基因和后天环境对一个人个性的影响 ,作为科学类作品很有含金量,豆瓣评分8.7。
但作为兴趣读物我一点也不喜欢。
因为通篇读下来, 积累的是找借口的素材,讽刺的是个体努力的徒劳性 ——一切从诞生之日就被决定,瞎折腾个什么劲?
就像提到「原生家庭」,国内很多家庭伦理剧给人的感觉就是:你受的苦我们都知道,很多人都这样,但大家都没有办法。
编剧扯57集鸡毛蒜皮,观众跟着来一场大型诉苦狂欢 ,「原生家庭」四个字哐叽落下,变成挡箭牌。 结果电视剧最后3集突然就happy ending了 ,观众傻眼:没看清是什么操作啊?
这种剧情看着很痛快,但也仅限于痛快了。
02.
”不要研究过去的原因,而是看中现在的目的。“ ——这是“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目的论」。
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就会陷入“决定论”,认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
可成年人之所以是成年人,就在于我们有力量改变,有力量疗伤。
你已经看到了自己的软肋和挣扎,并且知道它们起源于原生家庭,倾诉、抱怨、发泄,总有说烦的时候,下一步就要绕过情绪宣泄直接去找治愈方法。
把当年让你痛苦的、怨恨的事情一件一件理清楚,能消化的自己消化,消化不动的找家人谈谈。冤有头债有主,决裂也好和解也罢, 最不济沟通失败从此死心再也不提,那也是一种放下。总比守着心里那颗毒瘤一次次看它化脓淌血强。
生命里明明还有那么多美好的事情。
有人说你说的轻巧,做起来哪有那么简单。
当然,每个人对痛苦的承受能力不同,消化能力也不一样。有些人比较幸运,神经大条,过去的伤害摆摆手就掀篇儿,那是福气。
(史湘云的性格最幸福)
然而我看到的是剩下的“倒霉蛋儿”当中,明明有很多人 根本没有尝试一下的打算。 已经走到找到原因的这一步,不再往前努力一把太可惜。
迈出这一步很需要勇气,但也有取巧的方法——课题分离: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当中,也不要对别人抱有期待。只需要考虑一下”这个选择所带来的后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首先要承认,原生家庭的痛的确存在,但这不是你的错,消化不了它们更不是你无能。你只问问自己想不想去解决。
甚至到了解决的阶段,你主动了,但对方愿意和解还是不愿意和解,那都是对方的课题,也和你没有关系。
最差的结果可能就是“算了”,但那也是努力之后的“算了”。
03.
开头提到,还有一类人是在自我感动,什么意思?
阿德勒在他的个体心理学中提到了一个重要概念:自卑情结。 自卑情结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 当人面对一个他无法适当对付的问题时,他甚至什么都不做就断定自己不行或者现实无法改变。
对于这些沉迷于自我感动的人来说, 「原生家庭」也是一种情结。
他们倾向于把来自原生家庭的伤害夸大,甚至根本是臆造出来。 可能是为了获得关注 ,就像上面提到的痴迷型人格; 有的是自我安慰 :把失败和不顺都怪在原生家庭头上。
想分辨出自己是不是具有原生家庭情结,也很简单,客观冷静地想一想:受过的伤是不是真的不能调节?不顺的原因究竟是家庭多一点还是自己多一点?如果当初条件适宜你有本事做得更好吗?
阿德勒说: 人的不幸其实也是自己选择的。 不是骂人活该,而是提醒我们看清现实。
比如对比明玉和樊胜美,经历相似但前者获得幸福的机会明显更大,这是为什么。如果你自愿把家庭和睦看得比个人幸福更重要,那还悲情个什么劲啊。 按照人类记吃不记打的尿性, 信不信换一个环境,你还是会这样活。
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心理学”,同时也是“使用心理学”: 不在于被给予了什么,而在于如何使用被给予的东西。 转入目的论,起作用的是你自己。毕竟站在此时此地的使我们,不是原生家庭。
其实这话说了也等于白说,懂的人早就这么做了,不懂的人会接着坚定自己”不改变“的决心。 剩下还想懂的人,推荐读一读文中提到的两本书吧,尤其是第二本。(公众号ofAo后台回复“原生家庭”,免费获得电子书资源)
ps.感觉明玉这个角色设定太尬了,未成年的时候都知道和原生家庭划清界限,事业成功之后反而要纠缠不清了?就算要有联系也是砸钱骂人图爽,跟《知否》里面的顾侯那样才是真解气,现在扯的都是什么玩意!
推荐阅读:
有关气质大方: 调整心态其实是伪命题
随笔整理 | 再见2018,还不错的一年
为什么追求有趣的人越来越多, 但真正有趣的人依旧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