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子解释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4 06:3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3 05:19
在古代社会中,"适子"一词与"嫡子"相似,特指正妻所生的长子。在《仪礼·士冠礼》中记载,适子在主位举行冠礼,这是为了明确其在家族中的继承地位。《晋书·荀勗传》中提到荀畯没有嫡子,因此选择弟弟的儿子荀识作为继承人。
宋朝朱熹在《序》中提及,到了十五岁,无论是天子的长子和其他子嗣,还是公卿大夫元士的适子,以及民间的优秀人才,都被纳入大学教育体系中,接受进一步的培养和教育。
在《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三回中,叙述了王位继承的复杂性。当时的君主如果不是先王的直系,那么只有君主才是适子。文信侯借兵权给君主,并非出于好意,而是担心一旦事情泄露,君主可能会与现任王发生冲突。因此,表面上是给予恩宠,实际上是在寻找机会让君主离开权力中心。
清代福格在《听雨丛谈·族长》中进一步解释了适子的分类:在家族中,适子通常指的是公族大夫,而适子的母亲和弟弟的儿子称为馀子,庶子则属于公行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