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5-08 13:3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5 01:16
在建国门地铁站附近,有一座古建筑,上面有很多古代天文仪器,这里就是北京的古观象台。古代人就是通过这里来认知星空世界的。
作为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不仅有灿烂的文化点缀世界文明,同时还用辉煌的科技推动着世界进步。在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中,天文方面无疑有着不同凡响的贡献。对于这种贡献,我们今天仍能从北京古观象台略见一斑。
玲珑仪
这里是灿烂星空的模拟图。玲珑仪是元代文学家郭守敬为测定《授时历》所需基本天文数据而研制并使用的一台仪器,是古代人观望星空的仪器。
上联合于“观象”,下联合于“授时”,总结了中国传统天文的精神——“刚柔相济天文(纹)也;文明以至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贲卦》)。
日晷与圭表
日晷是古代计时器,放到日光里,然后参照时间,看投影长度。这是古代人就是通过测量影子的长度来衡量时间和空间的关系。
地震仪
地震仪是一种监视地震的发生,记录地震相关参数的仪器。我国东汉时代的科学家张衡,在公元132年就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地动仪。
北京古观象台是活生生的中国天文发展史。如果爱好天文研究的话,这里的每一个仪器都值得研究半天。
在古观象台,有几个古代名人的雕塑,有祖冲之(数学家)、张衡(数学家、天文学家)、沈括(自然科学家)、一行(佛学家)、郭守敬(水利学家)、徐光启(科学家)。为什么古代天文学家多为数学家和僧人?
对于星空,对于宇宙空间,古代人一直处于朦胧状态。而研究天文,探索这个未知世界,则需要长期的坚守和数学测算,所以古代天文学家多为数学家和僧人。其实,一直到现在,天文学也是一个复杂的学科,是数学、物理学、哲学、甚至宗教学的结合。如国外的天文学家一样,像毕达哥拉斯、开普勒、伽利略、哥白尼,不但影响了古代西文的天文学,也影响了古代西方的宗教学、哲学。
北京古观象建于明正统七年(1442年),是明清两代的国家天文台。古观象台台体高约14米,台顶南北长20.4米,东西长23.9米。上设8架清制天文仪器。从明正统初年到1929年止,古观象台从事天文观测近500年,是现存古观象台中保持连续观测最悠久的,它还以建筑完整和仪器配套齐全,在国际上久负盛名。清制8架铜仪除了造型,花饰,工艺等方面具有中国的传统外,在刻度,游表,结构等方面,还反映了西欧文艺复兴时代以后,大型天文仪器的进展和成就。它们是东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新中国成立后,古象台移交给北京天文馆,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责编:李军喜)
本文系BeijingCom原创,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