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论丛林"中各种管理流派的特点还有分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5-04 08:0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5-04 13:4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主要表现:
生产迅速增长,规模扩大;技术进步速度加快;生产社会化城的不断提高;*干预经济不断加强。形成了一系列不同的理论观点和流派,孔茨称其为“管理理论的丛林”。
一、社会系统学派
创始人:美国巴纳德(Chester I.Barnard)
代表作:《经理人员的职能》
主要观点:
1.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
2.任何组织都包括协作意愿、共同目标、组织成员间的信息沟通三个基本要素。
3.经理人员的职能:通过信息的沟通来协调组织成员的协助活动,以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转,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
二、决策理论学派
代表人物:美国西蒙(Herbert A.Simon),1978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主要观点:
1、管理就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都需要决策。
2、决策过程。不是一些不同的、间断的瞬间行动。而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工作构成的一个过程。
3、决策的准则:以“令人满意的”这一准则代替传统的“最优”准则。
4、决策可分为程序化和非程序化决策。
三、经验主义学派
代表人物:德鲁克(Peter F. Drucker),戴尔(E.Dale)等。
主要观点:
管理科学应该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以大企业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概括化和理论化,以便向企业管理的实际工作者和研究人员传授。
德鲁克指出,经理有两项别人无法代替的任务:第一是,经理必须创造一个“生产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的生产力要大于其组成部分的生产力之和。第二是,经理在制定每个决策和采取每个行动时,都必须统筹考虑企业的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
四、权变理论学派
形成于上世纪70年代的西方。核心观点认为企业管理要根据内外条件随机应变,不存在普遍适用,一成不变的,“最好的” 技术或方法。
管理技术与方法同环境之间存在一种函数关系,管理要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五、管理科学学派
这个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制定和运用数学模型的系统,即通过对企业的生产、采购、人事、财务、库存等职能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然后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等合乎逻辑的程序,求出最优解答,以实现企业的目标。也可以称为管理的数量学派或运筹学派。
由于组织及其成员都是“理性的动物”,在组织管理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数量分析方法和决策技术。
六、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又叫管理职能学派、经营管理学派
古典管理学派和行为科学学派之后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一个管理学派
法约尔是这一学派的开山鼻祖,代表人物是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他认为存在着“管理理论的丛林”,而过程方法能够包含、综合当今的各种管理理论。
主要研究管理职能及其执行过程和原则
五种管理职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
七、新组织理论
明茨伯格(Henri Mintzberg)的新组织理论:
1、组织结构协调机制。组织结构的实质是人们在组织内进行劳动分工和协调方式的总和。组织有六种协调机制:
相互调试
直接监督
程序标准化
成果标准化或产出标准化
技术(技能)或知识标准化
规范标准化
2、构成组织的六个基本部分。工作核心层、战略高层、直线中层、技术官僚、支援幕僚、意识形态或文化。
3、组织结构的基本形态。创业型组织(简单结构)、机械型组织、多角化组织(分部式结构)、专业型组织、创新型组织(特别小组)、使命型组织、*型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