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5-04 00:2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27 23:43
清朝文字狱中的清流砥柱:陈鹏年的诗文危机在康熙盛世的后期,满汉大臣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其中,陈鹏年,一个出身进士、以清廉耿直闻名的官员,因诗文的无意插曲险些陷入文字狱的漩涡。作为西安知县和江南河工的佼佼者,陈鹏年的廉洁政绩和才能深得康熙帝赏识。然而,当康熙南巡江南,总督阿山试图借机敛财,陈鹏年坚决反对增税,这无疑触怒了阿山,他试图通过陈的反对来制造难题。
面对龙潭行宫的修缮之争,陈鹏年凭借高尚的品质和卓越的能力赢得了皇帝和百姓的信任。然而,皇太子胤礽的敌意并未因此消退,他曾试图借机除掉陈鹏年,但关键时刻,张英和曹寅的举荐挽救了他。尽管阿山多次试图陷害,但因缺乏确凿证据,陈鹏年最终得以无罪释放,这场文字狱的危机得以暂时平息。
阿山并未因此放弃,他策划将陈鹏年与圣谕宣讲场所的改建联系起来,以“天语丁宁”为借口,再次弹劾陈鹏年,罪名直指大不敬。刑部提出严惩,但康熙帝听取了李光地的建议,决定免去陈鹏年的死罪,只是调离了阿山,让他前往京城从事书稿编修工作。然而,陈鹏年因不屈从权贵势力,继续遭到党争的困扰,他的清廉形象在朝野中愈发显得鲜明。
在苏州任职期间,陈鹏年锐意改革,成效显著,晋升为江苏布政使。新任总督噶礼因与阿山有宿怨,欲借陈鹏年的诗作再次发难。然而,陈鹏年的诗作并非悖逆之作,只是他对于时事的感慨。噶礼曲解诗意,试图利用“鸥盟数往返”一词诬陷陈鹏年与台湾郑氏勾结,但康熙帝明察秋毫,他在江南科场案中坚定支持张伯行,认为“鸥盟”不过隐喻渔夫与樵夫的友谊,证明陈鹏年无罪,避免了一场可能的诗狱冤案。
康熙帝的公正裁决,不仅保全了陈鹏年这位诗人兼廉吏,也揭示了他对公正无私的坚持,这在清朝的文字狱中,显得尤为珍贵。陈鹏年的事迹,犹如清流,洗刷了那个时代的污浊,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个坚持正义、廉洁奉公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