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普 资讯 养生 问答 找医院 相关问答
首页> 问答文章> 夏季养生诀窍

夏季养生诀窍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夏季养生小技巧:。1. 饮食方面:应饮食清淡,多吃水果蔬菜,忌辛辣油炸生冷,要注意食品卫生。2. 环境方面:避免高温中午外出,选择气温较低的时段活动,注意房间温度适宜,不宜长时间接触空调及风扇。3. 锻炼方面: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跑步、羽毛球等,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4. 防暑方面:应科学合理地进行防暑工作,如多喝水、注意遮阳等,如出现中暑等不适情况,应及时就医。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夏季如何养生?

适当锻炼 不要起太早

夏天该怎么养生?

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此时是新陈代谢的时期,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活跃于机体表面。

中医理论认为,从夏至这一天起,此后天气酷热而蒸闷,出汗多而耗津伤液。因此,长夏最宜补养津液,不但能安度盛夏,对防病健身、延年益寿也大有好处。

夏季应该如何保健养生方法一:多吃酸、苦,健胃养脾

盛夏暑热最使人伤津耗气,加之体表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多集中于体表,胃肠血液相对不足,更易使消化不良,食欲减退。因此在盛夏应多吃清暑、益气、生津、易消化的食物。

绿豆粥能清热解毒利水消肿;莲子粥能滋阴养神,清热解暑,还能医治燥热失眠;紫菜汤,不仅能清暑热、补身体,对动脉硬化、高血压也有医疗作用;每天吃点带有酸味、苦味的食品,如酸杏、苦瓜等,能防止出汗过多,对汗腺有收敛作用。

另外,随着汗水排出的不仅是水和盐,更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特别是钙和锌也会随汗液排出,老弱者盛夏适当吃些瘦肉、鱼类、蛋类还是很有必要的。

夏季应该如何保健养生方法二:保证盐分,拒绝“冰、冷”

长夏气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最高可达40℃左右,也是天气炎热多汗的季节。出汗多,盐分损失也多,若心肌缺盐,心脏搏动就会出现失常。

此时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从阴阳学角度看,夏月伏阴在内,饮食不可过寒。尤其是老年人和平时体质虚弱的人,阳气不足,阴气内生。

心旺肾衰,即外热内寒之意,因其外热内寒,故夏季冷食不宜多吃,少则犹可,贪多定会寒伤脾胃,令人吐泻。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虽是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镇饮用。

夏季应该如何保健养生方法三:日饮三汤一夏无忧

夏令喝汤既可获得营养,又能补足水分,一举两得。

老鸭汤是夏令进补的最佳补汤。鸭肉不仅富含人在夏天急需的蛋白质,还能防治疾病。更重要的是鸭属水禽,性寒凉,从中医“热者寒之”的治病原则看,特别适合体内有热、上火的人食用。

如夏季常见的低烧、虚弱、食少、大便干燥和水肿等,可将鸭与火腿、海参共炖,炖出的鸭汁善补五脏之阴;鸭肉同糯米煮粥,有养胃、补血、生津之功,对病后体虚者大有裨益;鸭同海带炖食,能软化血管、降低血压,可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脏病;鸭肉和竹笋炖食,可治痔疮出血。

母鸡汤含有特殊抗病成分,有防治感冒、支气管炎的作用

番茄汤所含番茄红素有一定的抗前列腺癌和保护心脏的功效,最适合于男子饮用。

三伏天养生六大技巧要诀

  三伏天养生六大技巧要诀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也是多种疾病的高发期,下面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内科主任医师罗卫芳、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研究员庄乾竹,教您三伏天养生的诀窍。

  别太贪凉。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里,身体调节能力容易失调,出现多种不适。因此,最好少开空调,小孩、孕妇及患有关节炎、风湿

  病、呼吸道疾病的老人就更要注意。即使开,温度以26℃为宜,保证室内外温差别超过7℃;让空调风往上吹,避免直吹身体,还要护好

  颈、背、腹、腰、腿等部位。大汗淋漓后不要冲凉水澡,以免受到风寒湿邪侵袭。夏日贪吃生冷瓜果,容易引发胃肠炎。吃冷饮时最好

  等到食物的温度接近体温时再慢慢咽下,以免刺激胃肠道,且吃的时间最好选择阳气最旺的正午到下午3点之间。受寒后,可以喝姜茶发

  汗散寒。

  饮食开胃。一进三伏天,很多人就会受到“苦夏”的困扰,口淡乏味,食欲不振。因此,“开胃”是夏季养生的重点。专家建议,夏天可

  以多吃点苦味食物,苦瓜、苦菜、苦荞麦都能解热祛暑、健脾开胃。不过苦瓜性寒,体质较差、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天气酷热,出汗

  较多,容易耗气伤阴。因此,益气养阴的食物也不可少,山药、大枣、蜂蜜、莲藕、木耳都是不错的选择。此外,鸡鸭肉、瘦猪肉等平

  性或凉性的肉制品也有滋阴养胃、健脾补虚的功效。

  身体祛湿。闷热潮湿的三伏天,人体容易被湿邪侵袭。对付暑湿,可以按足三里穴,有助于运化水湿。睡前用40℃温水泡脚,可祛

  湿,还能提高睡眠质量。还可以刻意出些汗,让湿气随着汗水散发出去。多吃健脾化湿的食物也有帮助,红豆、绿豆、荷叶煮粥,藿香、

  佩兰、苍术泡茶,生姜切片煮水,都有祛湿之效。辣椒虽能开胃助消化,祛湿功效却一般。值得提醒的是,绿豆汤千万不能当水喝,绿

  豆性寒,体质虚弱者不能过多饮用。

  “低调”运动。常说的“夏练三伏”,并不是让大家不分时间、地点、情况地去锻炼。夏天人体能量消耗大,跑步、打球、爬山等锻炼方

  式必须量力而行,最好进行一些“低调”的运动,既能起到锻炼效果,又不至于出现不适。三种运动比较好:1.游泳:水的散热能力比空气

  高15倍,游泳时人体能够保持体温恒定,不易中暑;2.钓鱼:垂钓需要脑、手、眼配合,静、意、动相助,能解除心脾燥热;3.太极拳:

  打太极拳既能增大肺活量,又能促进气血在五脏六腑之间的流动,有助于振奋精神。夏天运动最好安排在凉爽的早晨或傍晚;其间注意

  少量多次地补水;室外气温超过32℃,空气湿度超过60%时,最好选择在凉爽的室内运动。

  晚睡早起午补觉。晚睡并不是提倡大家在夏季熬夜,而是要求人们顺应夏季昼夜变化的特点按时作息,睡眠时间不要超过11点。中

  医认为“春生夏长”,到了夏天,人体阳气处于旺盛状态,如果经常睡懒觉,就违背了人体阳气的季节变化规律,不仅得不到休息,反而

  觉得更疲乏。所以,夏季早上六七点起床比较好。午睡有利于气血平衡,能补充体力,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健康午睡以30~60分钟为

  宜,超过1小时则适得其反,可能干扰晚上睡眠。

  静坐除烦。医学研究表明,夏天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的时候,人体情绪调节中枢就会受到明显影响,

  人也容易心烦意乱,而老人的夏季心烦指数会比年轻人更高。缓解烦躁心情可以采用静坐的方式,如果配合做一些小动作,不但能迅速

  达到心气平和,还能够活血通络。端坐闭目吞津就是一个好方法。方法是:两臂自然下垂,放在腿上,双目和口微闭,调匀呼吸;待口

  中津液较多时,将其吞咽,可连续吞咽3次;然后,上下牙叩动10~15次,可起到养心安神、固齿健脾的效果。

教你几个伏天养生秘诀,做好这些,一整年都少生病

三伏天酷热高温,

人们喜空调,

爱冷饮,喝水多

导致湿气侵入人体,

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积水为患、身体不适等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伏天 养生 重点

做好了一整年都少生病!

上线大医生 :马少丹

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

教授、医学博士

今日探讨:夏季胃肠调理

三伏天身体最怕六件事

一、颈椎最怕吹

天气热自然很多家庭都长时间开着空调,颈椎对着空调吹,周围的软组织会产生病变,形成肌肉和皮下组织的慢性炎症,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后果。 建议 室内空调温度不要低于 25℃, 肩背部不要直对着空调。如果温度不能自行调节,可以在肩上搭个披肩,晚上洗个热水澡。

二、喝水最怕快

由于气温高,身体缺水速度也会加快,很多人习惯大口大口地喝水。如果喝水太快,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在肠内被吸收,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心脏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心肌梗死。

因此,夏天喝水不能喝太快,要少量多次。每次只喝 100~150 毫升,身体吸收得更好,也不能贪凉, 10 度以上的温水对身体最好。

三、眼睛最怕晒

在烈日下,眼睛是最脆弱的器官。专家提醒,眼睛喜凉怕热,不注意防晒,很容易提前老化,并引发各类眼疾。如果要在上午 10 点到下午 4 点外出,最好戴上太阳镜、帽子或打遮阳伞。太阳镜颜色以茶色、淡绿色防紫外线效果最佳;可以多吃点养眼的食物,比如桂圆、山药、胡萝卜、红枣等;夏天细菌繁殖快,尽量少用手揉眼睛;流水洗脸,可减少眼睛疾病。

四、晨练最怕早

夏天天亮得早,不少人早早到公园去晨练。清晨,植物经过一夜的新陈代谢,吸收氧气,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使树木花草多的地方二氧化碳的浓度增高。研究表明,夏季早晨 6 点前,烧煤和 汽车 尾气排放等产生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各种有害物质在空气中聚集较多,正是污染的高峰期,呼吸了这些污浊的空气对人体会产生有害的影响。因此,夏季晨练时间不宜早于6点。

五、家里最怕灰

夏天闷热、湿度大,使得灰尘更容易附着在空气里,进入人的皮肤和体内。由于肉眼很难发现,人们常常疏于清理,它们长期漂浮在空气中,并大量附在物品表面,成为空气中尘螨及霉菌孢子的栖身地。这些脏东西会趁机进入呼吸系统,进而引发哮喘、鼻炎等多种疾病。 建议 夏天应增加清洁的次数,两三天打扫一次。

六、肠胃最怕凉

夏天,冰淇淋、冷饮、冰冻水果,吃起来那叫个爽!但夏季也是肠道疾病的高发期,专家 建议 ,这个季节少吃太凉的东西,尤其早晨起床时和晚上临睡前。为了及时给肠胃保暖,吃凉拌食物时,不妨加点姜或芥末,可以暖胃、杀菌。

伏天 养生 八大重点

1 养气

暑天容易伤气,这将导致体力、元气不足,机体功能下降。

养生 策略: 夏天最好的补气药是西洋参,是人参中唯一一个不上火、不伤阴的参,即便有阴虚、口干口渴的问题,西洋参也照样适用,因为它是 气阴双补的,特别是汗出过多,人觉得很疲惫、心慌的时候,适合用西洋参泡茶饮,对苦夏者很有利。

2 养心

夏天出汗多,伤心阴、耗心阳,也是心脏最累的季节,所以夏季宜注重护心养心。

养生 策略: 中医认为,夏季养心,而心最喜欢的是红色,夏季宜多吃红色食物。比如红枣、樱桃、葡萄柚、藏红花等, 其中一些成分可以起到养心、温阳、助眠的功效。

3 健脾

夏天没胃口、没有食欲是不少人的通病。脾胃为后天之本,吃不好就会引发很多问题。

养生 策略: 喝橘皮茶,可以在药店买制好的橘皮。每次取橘皮10克、冰糖适量,用开水浸泡后代茶饮。

这道橘皮茶具有理气开胃、燥湿化痰的功效,适用于暑天肚子胀气、消化不好,或者吃饭没胃口时饮用。

4 祛湿

夏天多暑多湿,暑湿侵害人体可出现胸膈满闷、饮食无味、口中黏腻、头昏脑胀、肢体困重等症状。

养生 策略: 冬瓜莲子粥。 冬瓜100克,莲子80克,水适量。冬瓜洗净去瓤,切成小块,莲子洗净,同煮成粥。

赤小豆薏米粥 ,赤小豆50克,薏米50克,大米100克,水适量。将赤小豆、薏米用水浸泡2小时左右,大米洗净,同煮成粥。

5 解暑

三伏天温度高、湿气重,解暑祛湿不可少。

养生 策略: 豆蔻发散郁热、祛湿的作用不错。豆蔻性温,归脾、胃经,有温脾胃阳气的作用。

将整粒 豆蔻和冰糖一起熬汁 ,煮好的豆蔻水不但非常清香,而且 口感甘甜,是一款清凉解暑,又不损伤脾胃的好饮品, 三伏天里可以适当喝一些。

6 清火

夏天与“心”相应,人到夏天都上“心火”,这个心火有时会导致口疮、心烦、失眠等病症。

养生 策略: 伏天 养生 必备莲子心,就是莲子中间的绿芯,能清热去火,主要清的是心火。 如果心烦、失眠、舌尖上还有口疮,可以用莲子心20颗,也可以 加上 绿茶,用开水冲泡后饮用。

7 清热解毒

夏季容易使人热毒过盛, 养生 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清热解毒。

养生 策略: 绿豆汤有消暑益气、清热解毒等功效,对于轻度中暑、头昏头痛、胸闷气短、无汗烦热等症状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皮肤上出现痱子、皮疹,可能是因为体内热毒过盛。

8 安眠

夏天昼长夜短,夜间温度也较高,导致一些人夜间休息得不好。如此“阴阳失衡”,会加大心血管疾病的发作风险。

养生 策略: 很多地区有暑天吃 蜜汁藕 的习惯, 有清热、养血和除烦的多重功效。

将鲜藕用小火煨烂后,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当凉菜吃, 暑天吃藕有安神和帮助睡眠的作用。

专家声音

三伏天是自然界和人体阳气最旺的时候,也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中医 养生 的一个原则就是顺应自然,夏季该热就热。在机体阳气最旺时,一味用寒凉之品加以抵抗,势必会耗伤人体阳气,损害机体的脾胃功能。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三伏天的时候出汗多,怕热,但一吃西瓜或者冰镇食物就拉肚子的原因。

今日大医生

马 少 丹

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教授、医学博士,擅长:妇科(如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等、绝经前后诸证等)、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如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四时感冒、咳嗽、头痛等)的中医诊治,以及癌症患者、慢性虚弱性患者及正常人群不同体质的中医调理。

©FM1036福建新闻广播( ID: fm1036-882)

有什么悄悄话要告诉我的不?

来互动区 留言 呗!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