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应补阴:
1. 冬天养育阴,不宜过食生冷食品,温补食材如牛、羊肉、火锅等可入补。
2. 摄入温补食物后,应适当补阴,如银耳、百合、莲藕、甲鱼等。
3. 冬季睡眠作息应早睡晚起,多睡觉可有助于养阴。
4. 阴虚者应秋冬补阴,锻炼者应避免早晚气温过低进行户外运动。
5. 情绪上需保持平静,不轻易生气或发怒,避免负面情绪的干扰刺激。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为何说冬季养生也要注重养阴呢?
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冬季养生很重要
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冬养阴是指秋冬季节一定要注意养护自己的阴经、气血等人体重要的物质和器官,具体如下:
1、日常生活中,在起居方面冬季养生强调早卧晚起,建议人体早点睡觉,建议一般在10点左右入睡,晚起是指一定要日出而起,一定要等到太阳出来时再出门。部分老年患者喜欢晨练,冬天不主张在天气寒冷的季节很早出门,一定要等到太阳出来以后再出去进行晨练,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的疾病的患者,禁止过早出去晨练,防止血管突然收缩而诱发心脑疾病;
2、饮食上多吃养阴食物,比如补阴血、补气血的食物,肉、核桃补肾,红枣补脾、补血都可以养阴血,但是冬天也不能一味的养阴而伤阳气,部分特别怕冷的患者,这时除养阴之外还要养阳,适当吃狗肉、羊肉,所以冬天要通过饮食调养;
3、情志上要保持情绪稳定,不烦躁、不发脾气,发脾气会阴虚内热伤阴液,所以也要尽量避免;
4、部分慢性病、亚健康人群,冬季通过膏方调养或者调补,是很好的冬天养生方法。
中医推荐 冬季养阴也平常
导读: 冬季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节。那么,过冬是不是保暖就好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最关键的是要,为什么呢,大家都知道女性属阴,本身体质就偏寒冷,尤其是在这数九寒天中更需要好好保护的!
立冬养生需精神安宁很关键
立冬象征著秋季结束冬季开始,万物都开始进入萧条冷淡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立冬的养生注重饮食进补,并注意睡眠,保持精神的平和安宁。
立冬,作为冬季的第一节气,于每年的11月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25度时开始。由于我国南北纬度之差,故真正意义上的冬季,并非都以“立冬”为准,而是以连续几天气温低于10度为冬季。但在传统观念中“冬”即“终也”,结束之意。学认为,这一节气的到来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
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之习俗。每逢这天,南北方人们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补山珍野味,说是只有这样到了寒冷的冬天,才能抵御严寒的侵袭。那么在实际生活中,立冬日我们到底该注意些什么?
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素问·四季调神大论》中指出:“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以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这段精辟地论述了精神调养、起居调养和饮食调养的方法,并根据自然界的变化引入人体的原则,它告诉我们,冬天是天寒地坼,万木凋零,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
因此,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为根本。在精神调养上要做到“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以有得”求其静,控制情志活动,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含而不露,避免烦扰,使体内阳气的得以潜藏。
起居调养强调“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说,在寒冷的冬季,不要因扰动阳气而破坏人体阴阳转换的生理机能。
正如“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汗出,发泄阳气。”因此,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 *** 蓄积。
而衣着的过少过薄、室温过低即易感冒又耗阳气。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
认为:“寒为阴邪,常伤阳气”人体阳气好比天上的太阳,赐予自然界光明于温暖,失去她万物无法生存。同样,人体如果没有阳气,将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力。所以,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
饮食调养要遵循“”“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古训,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调节饮食。
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曰:“……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也就是说,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热,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乌鸡、鲫鱼,多饮豆浆、牛奶,多吃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
这里须要注意的是,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各异,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同属冬令,西北地区于东南沿海的气候条件迥然有别;冬季的西北地区天气寒冷,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品,如牛、羊、等;而长江以南地区虽已入冬,但气温较西北地区要温和的多,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味,如鸡、鸭、鱼类;地处高原山区,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则应以甘润生津之品的果蔬、冰糖为宜。
除此之外,还要因人而异,因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体质)有虚实寒热之辩,本着人体,原则,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耋耄重延。故“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万不可盲目“进补”。
立冬进补方
黑芝麻粥:
〔配料〕黑芝麻25克、粳米50克。
〔做法〕黑芝麻炒熟研末备用,粳米洗净与黑芝麻入锅同煮,旺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至成粥。
〔功效〕补益肝肾,滋养五脏。
注: 本方更适于中老年体质虚弱者选用,并有预防早衰之功效。
虫草蒸老鸭:
〔配料〕冬虫夏草5枚、老雄鸭1只、黄酒、生姜、葱白、食盐各适量。
〔做法〕老鸭去毛、内脏,冲洗干净,放入水锅中煮开至水中起沫捞出,将鸭头顺颈劈开,放入冬虫夏草,用线扎好,放入大钵中,加黄酒、生姜、葱白、食盐、清水适量,再将大钵放入锅中,隔水蒸约2小时鸭熟即可。(也可用气锅蒸)
〔功效〕补虚益精,滋阴助阳。
本方以虫草为主,助肾阳,益精血;以老鸭为辅,滋阴补虚。方中一偏于补阳,一偏于补阴,两者合用,共成补虚益精,滋阴助阳之权威药膳。
注: 外感未清者不宜食用。
番茄砂糖藕:
〔配料〕番茄2个、藕1节、沙糖适量。
〔作法〕番茄去皮,开水煮藕(3至5分钟),两者一并放入盘中,撒上砂糖即可。
〔功效〕健脾开胃,生精止渴。
立冬之日,希望这两菜一粥能给你带来的乐趣,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增强意识,并提醒大家对“流感”早作预防,这里教你一首民间流传的“神仙粥”歌,易学、易记、易操作。“一把糯米煮成汤,七个葱头七片姜,熬熟兑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
冬至“冻”不至养生好时机
冬至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冬至的日期是在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它的由来和历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古有:“斗指戊,斯时阴气始至明,阳气之至,日行南至,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也。”这段从阴阳学观点阐述了冬至的到来是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开始萌芽的时候,台湾则有“冬至过大年”的说法,他们把这一天比做过年一样重要。那么,在冬至我们需要怎样的保健呢?
我国大部分地区习惯自冬至起“数九”,每九天为一个小节,共分为九九八十一天 。民间流传着一首歌谣: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首歌谣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不的季节变化,也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冬至十一月中坐功图
主治:手足经络寒湿,臂股内侧痛,足痿,嗜睡,足下热痛,脐痛,胁下痛,胸满,上下腹痛,大便难,颈肿,咳嗽,腰冷等。
:每天二十三~三时之间,起身平坐,两腿前伸,左右分开,与肩同宽,两手半握拳,按在两膝上,使肘关节分别朝向左右斜前方,拳眼向腹,拳心朝外,上身前俯,极力以拳压膝;重心后移,又拳轻轻按膝。如此做十五次。然后,叩齿、咽津、吐纳,方法同前。
养生的关键:
一、静神少虑
宋代医家陈直在《寿亲养老新书》中载诗一首:“自身有自身知,身还将心自医,心境静时身亦静,心生还是病生时”。诗中告诫我们,只有进行自身,才可杜绝情志。
二、起居护养(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劳作,养其精也”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养神气,劳逸适度可养其肾精。尽量做到“行不疾步、耳步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久、卧不极疲”。 劳而勿过(《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即“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
三、节欲保精(《养性延命录》:“壮而声色有节者,强而寿”)
1.欲不可纵。
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节制房事,不可因房事不节,劳倦内伤,损伤肾气。肾为先天之本,肾精充足,五脏六腑皆旺,抗病能力强,身体健壮则人能长寿。反之,肾精匮乏,则五脏虚衰,多病早夭。《泰定养生主论》曰:“三十者,八日一施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施泄,其人弱者,更宜慎之,人年五十者,二十日一施泄。……能保持始终者,祛疾延年,老当益壮”,这说明严格而有规律地节制,是健康长寿的必要保证。
2.养血固精。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以“男子贵在清心寡欲以养其精,女子应平心定志以养其血”也就是男子以精为主,女子以血为用,来说
明节欲保精的重要性,而东汉医家张仲景则以“凡寡欲而得之男女,贵而寿,多欲而得之男女,浊而夭”阐述了节欲保精不但有利健康,而且是的首要保证。
温馨提示: 冬季寒冷,所以说体质弱的人一定要注意好保暖,千万不可让自己感觉到浑身冰冷。尤其是女性在这个时候更易感觉到寒冷,所以更加好好的天衣保暖。这样就可以轻松的过个暖冬了哦!
中医养生之“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所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在 养生 中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注重精神调养,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秋季 养生 基本要做到慎起居、节饮食、调营养、勤运动、畅情志几个方面。还要注重调适脾胃和滋补肾气,以适应秋天平容之气。
从 养生 的角度讲,秋季是 养生 的好季节,尤其是在秋分这个节气,人的气血是一半在外边,一边在里边,所以秋季是最应该出去活动的时候,因为活动有助于气血从里面向外边走,从外边向里边走。人是生活在自然环境里面的生物,所以 养生 也一定不要违背这个环境规律,违背这个规律,这个规律无疑就要惩罚你,这是毫无疑问的。
食补在秋季调养中尤为重要。可多吃蔬菜,适当增加鱼类、瘦肉类、蛋类等食品,还可多吃鸡、甲鱼、龟、桂圆、荔枝、胡桃肉、木耳等食品,这些食品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铁等营养成分,不仅能补充因冬季寒冷而消耗的热量,还能益气养血补虚,对身体虚弱者尤为适宜。
秋季肺气旺盛,中医认为“肺气太盛可克肝木,故多酸以强肝木”、“酸甘化营”,因此,多摄取酸性食物,可以刺激人体内分泌更多的津液,从而达到减燥润肺的目的。平日饮食,可在饭菜中多加些醋,山楂、秋梨膏、柚子等也是不错的滋阴润燥的酸性食物。
此外,秋季还应多吃易消化的食物。蔬菜最好烫一烫再吃,少吃沙拉等凉性食物。西瓜、香瓜等凉性水果易损脾胃阳气,可适量吃苹果、葡萄、柑橘等。
冬季养生养的是什么?经常去养生馆做按摩,有用吗?
冬季十大养生法则如下:
(网络图,仅供参考)
一宜养阴。
秋冬之时,万物敛藏,养生者宜顺时而养,须护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养五脏。冬属阴,冬季养生应遵循“秋冬养阴”为原则,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
二宜暖脚。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寒冷的冬季,双脚与地面接触,脚部温度比其他部位下降更快,容易引起受凉。人们必须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泡脚,可按摩和刺激双足底穴位,早晚坚持搓揉脚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还能改善睡眠。
此外,选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汗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预防寒冷侵袭,采取得当保暖措施,才能收到健康养生的目的。
(网络图,仅供参考)
三宜防犯病。
严寒的冬季,朔风凛冽,寒冷气候诱使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寒冷还会诱发心肌梗死、中风的发生,使血压升高和溃疡病、风湿病、肝病、肺病等疾病症状加剧。
因此,患者应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预防大风降温天气对机体的不良刺激,备好急救药品。
四宜多食温热食物。
冬季气候寒冷,为了御寒保暖,应多食用具有温热助阳的食物,而少食用寒凉生冷食物,温热性质的食物包括栗子、大枣、核桃仁、芝麻、杏仁、韭菜、生姜、葱、大蒜等,均是冬季适宜食物。
(网络图,仅供参考)
五宜补足水量。
冬日空调、暖气、烤火炉使用频繁,虽寒冷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水也是我们身体维持健康、美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应该尽量控制我们体内的水,研究表明,它也是去除体内的杂质,净化身体的重要物质,因此补水必不可少。
一般来说,正确的饮水量要根据个人每天的日常活动量进行调节,正常情况下,冬季一般每日补水2000~3000毫升,以温热开水为主,每次的饮水量控制在1~2杯,这种天然的方法来滋润肌肤也会帮助你改善你的肤色。
六宜热粥调养。
冬季饮食忌粘硬生冷,营养专家提倡,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特别是八宝粥、红枣百合粥、龙眼红枣粥、南瓜山药粥等最具有健脾养胃,益气安神之功效。
(网络图,仅供参考)
七宜调精神。
冬季草木凋零,阳气潜藏,阴气旺盛,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所以,冬季精神调养也要着眼于“藏”,即要保持精神安静。
此外,冬天易使人身心处于低落状态,要防止季节性情感失调症,它是指一些人在冬季发生情绪抑郁、懒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现象,这种症状与寒冷的气候刺激有关,要加强体育锻炼,尽量避免因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而引起的紧张、易怒、抑郁等状态。改变情绪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适当运动,如慢跑、跳舞、打球、打太极拳、听音乐等,都是消除冬季烦闷,保养精神的良药。
八宜通风换气。
冬季寒冷气候,人们喜欢闭门关窗,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倍,人们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空气,健脑提神。
(网络图,仅供参考)
九宜入睡早。
中医认为,冬日阳气肃杀,夜间尤甚,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养藏之道也。因此,古人主张人们要“早卧迟起”。因为早睡可以保养人体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而迟起可养人体阴气。
“冬季早卧晚起”是此时主要的睡眠养生之道,具体睡眠时间,建议每晚亥时(即21点~23点)休息,争取在子时(23点~1点)入睡,因为子时是阳气最弱、阴气最盛之时,此时睡觉,最能养阴,睡眠质量也最佳,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
十宜耐寒锻炼。
耐寒锻炼对人体的心血管、呼吸、消化、内分泌系统都有帮助,从而能减少冠心病、脑血管意外、感冒、咳嗽、关节炎等疾病的发生。
(网络图,仅供参考)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说明冬季坚持体育锻炼,非常有益于身体健康,耐寒锻炼能使人长寿,对于年轻人来说,耐寒还可以锻炼人的坚强意志和顽强精神,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预防多种疾病发生。
总之,冬季养生需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正确观念的指导下进行养生实践,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有机体,人体的形与功能、脏腑之间以及各种生理活动都是统一的。
人体的生命活动如同一个链条,如果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其他环节就有可能受其影响,出现异常,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例如,当五脏出现异常时,人体内的气血运行、阴阳协调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养生应该坚持整体的观念,饮食调节、起居养生、适度运动、情志调摄、房事节制都要面面俱到,不可依照“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进行养生,这样只能顾此失彼,造成养生的片面性。
当然,“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同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人。由于居住环境、工作条件、饮食习惯、个人体质、个体性格等不同,人的身体状况也是各种各样的。因此,养生者应根据自身状况的不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