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普 资讯 养生 问答 找医院 相关问答
首页> 问答文章> 过敏性哮喘冬季养生

过敏性哮喘冬季养生

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对脖子区域的保暖;而且,冬天在保暖的时候,穿的衣服也不能够过紧,需要穿宽松而温暖的衣服。平时应该根据方案医生的做适应的身体锻炼,不能过度的锻炼,也不能够一点也不锻炼。坚决不能吃过敏的食物,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吃某种食物出现一些特殊的症状,应该尽量避免。清淡而且有营养的饮食,不要吃辛辣、刺激,以及油腻的食物。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哮喘病人如何保养?

我很注重哮喘病的食疗,因为食疗的副作用很少,比如吃某些食物可以减少药物的用量,再比如避免吃海鲜可以减少夜间哮喘发作次数。在“中国过敏与哮喘网”里面的哮喘防治问答里面,你可以看到有关于《哮喘病的食疗》的文章,内容很好,很新颖也很丰富,你可以看看。

其实你应该去你们当地的过敏中心查查对什么食物过敏,哮喘需要食疗也是需要忌口的。现在医生治疗大多数愿意用激素,其实尽量不要用激素来治疗哮喘的,可以形成依赖和很多副作用的。哮喘病食疗的网站是:“中国过敏与哮喘网”里面的哮喘栏目下。

哮喘大多数是由过敏性鼻炎引起的。哮喘多在晚上突然发作的,憋得很难受的。遇到这个情况你应该马上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可以很快缓解,继续睡觉。大多数哮喘还会伴有早晨打喷嚏流鼻涕等过敏性鼻炎的症状,早晨遇到冷空气就打喷嚏、流鼻水、眼睛痒流泪,哮喘往往半夜犯。称为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主张做联合治疗、脱敏治疗以及消除上下呼吸道过敏性炎症的治疗。看看这个著名哮喘和过敏网站:“中国过敏与哮喘网” 里面有哮喘和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症的文章和相关介绍,你可以去这个过敏中心看看,会很有帮助的。

这个病的最好锻炼方法是多游泳,可以进行调整呼吸锻炼和耐寒锻炼,慢慢地就不怕冷空气了,饮食方面不要吃海鲜,注意避免尘土和杀虫剂等。

羊肉汤怎么做

当归羊肉汤的制作材料: 主料:羊肉(瘦)300克 辅料:当归25克,黄芪25克,党参25克 调料:料酒25克,姜5克,八角5克,花椒2克,盐10克,味精1克 教您当归羊肉汤怎么做,如何做当归羊肉汤才好吃 1. 将羊肉洗净,漂入清水,换水,肉呈白色; 2. 放入沸水煮几分钟捞起,切成小块; 3. 黄芪、党参、当归包在纱布里,用线捆好; 4. 药包和羊肉共放在沙锅里,中水2000克,以小火煨煮至羊肉将烂; 5. 放入生姜片、精盐、花椒、大料、料酒; 6. 待羊肉熟烂调加味精即成。 小帖士-健康提示: 1. 羊肉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它的热量比牛肉还高; 2. 冬天吃羊肉可促进血液循环,增温御寒; 3. 配黄芪、党参、当归则可增强补气益血功用,又能行气活血通经; 4. 配生姜则益脾胃,散风寒; 5. 五味配合具有补气养血,强壮身体之效; 6. 适合于病人、产妇、中老年人、体质虚弱之人,可作为早餐配主食食用。 小帖士-食物相克: 黄芪:黄芪恶白鲜皮,反藜芦,畏五灵脂、防风。 党参:不宜与藜芦同用。 【做法2】 汤的配料: 羊肉500克,当归15克,生姜15克,精盐6克,料酒15克,味精适量。 制作方法: 1.将当归、生姜用水洗净,切长片,羊肉剔去筋膜,入沸水锅内滗去血水,捞出切成5厘米长、2厘米宽的条备用; 2.取净锅(最好是砂锅),加入清水适量,然后将切成条的羊肉下入锅内,再加当归和生姜,在旺火上烧沸后,撇去浮沫,加入调料,改用小火炖约一个半小时至羊肉熟烂,当归羊肉汤即成。 汤的功效: 1.当归是中医常用的补血药,性质偏温,有活血养血补血的功效;生姜可以温中散寒,发汗解表;羊肉性质温热,能温中补虚。三者配合起来,具有温中补血、祛寒止痛的作用。 2.可用于主治寒性的疝气、腹痛、两胁疼痛等病症,也可用于产后的调理,适应于妇女气血虚弱,阳虚失温所导致的腹部凉痛、血虚乳少、恶露不止等。其次,它也是一道风味独特的药膳,特别适应于体质虚寒的人日常食用。对于怕冷的贫血病人、年老体虚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以及由于慢性腹泻引起营养不良者,也可食用本方,作为辅助调理。 温馨提示: 1.经常疲倦乏力、恶风怕冷、头昏失眠、容易感冒、面色偏白的人,可试试这个食疗方法。 2.因为汤的功效和味道与用料的比例关系密切。按书中原方的用量,大约是当归45克,生姜45克,羊肉500克,这样做出来的羊肉汤效果明显,对于治疗寒性疝气、腹痛怕冷、血虚乳少最为适宜。虚寒体质者进行调理时,建议当归2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比较合适。 3.患有皮肤病、过敏性哮喘以及某些肿瘤的病人,平时怕热、易上火、口腔溃疡、手足心热的人,以及感受风热外感,发热咽喉疼痛者,不宜服用适用本汤。 当归羊肉汤一:羊肉片200克,当归5克,清水1000ml,醪糟4汤匙,姜1块,酱油1汤匙,盐1茶匙,冰糖5克。姜去皮切丝备用。锅中倒入清水大火烧开,将当归用水冲洗一下,放入锅中,用中火煮20分钟。将羊肉片倒入锅中,水开后撇去浮沫。放入醪糟,姜丝,调入酱油,盐和冰糖即可。 当归羊肉汤二:将羊肉洗净,除去筋膜,切成小块,生姜切成薄片,当归洗净,纱布松松地包住捆扎好,一齐放在锅里,加水后先用大火煮开,再用微火煨两小时左右即可。服用前可以适当加一点盐和其他调料,吃肉喝汤。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每隔一段时间吃一次。 当归羊肉汤三: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黄酒、调料适量。将羊肉洗净、切块,加入当归、生姜、黄酒及调料,炖煮1~2小时即可。 当归羊肉汤四:当归、枸杞、山药、姜各适量。羊肉两斤,最好买一点羊骨头一起煮,使肉汤呈现奶白色。羊肉洗净切小块,用开水冒一冒,以去掉血腥,将羊肉、羊骨、姜、当归放入砂锅,大火烧开后转为小火,慢慢熬炖两个小时,然后将一根山药切成菱形块放入锅中,待山药煮熟后,放枸杞一小把再煮10分钟,最后放入香菜末、盐出锅,盛入汤碗后,根据个人喜好加醋、胡椒粉拌匀即可。 当归羊肉汤五:2斤羊肉、少许枸杞、姜、调味料。羊肉洗净,切成小块,放入沸水中氽上一两分钟捞出,去掉羊味;捞出的羊肉还要用清水再漂洗下,去除血沫;然后往锅中加入少许生抽、料酒、盐、白糖,再加枸杞和生姜。最后加入清水,没过羊肉即可;盖上盖子,压到高压锅开始喷气,拧成小火再压上15~20分钟就好啦。 当归羊肉汤的功效 当归生姜羊肉汤的组成非常简单,只有羊肉、生姜、当归三味。其中,当归是中医常用的补血药,性质偏温,有活血养血补血的功效;生姜既是厨房不可缺少的调料,也是作用广泛的中药,可以温中散寒,发汗解表;羊肉是老少皆宜的美味食物,性质温热,能温中补虚。羊肉、生姜、当归三者配合起来,具有温中补血、祛寒止痛的作用。 当归生姜羊肉汤的适应症非常广泛,可用于主治寒性的疝气、腹痛、两胁疼痛等,也可用于产后的调理,适用于妇女气血虚弱,阳虚失温所导致的腹部凉痛、血虚乳少、恶露不止等。作为药膳,当归生姜羊肉汤特别适用于体质虚寒的人日常食用。对于怕冷的贫血病人、年老体虚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以及由于慢性腹泻引起营养不良者,此汤均可作为辅助调理的药膳。 需要指出的是,当归生姜羊肉汤的功效和味道与用料的比例关系密切。按书中原方的用量,当归45克,生姜45克,羊肉500克,这样做出来的肉汤效果明显,用于治疗寒性疝气、腹痛怕冷、血虚乳少最为适宜,但因其药味太浓,不易被一般人接受,更难作为药膳长期食用。因此,作为虚寒体质调理的药膳时,用当归两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比较合适。 当归生姜羊肉汤也有禁忌症。如患有皮肤病、过敏性哮喘以及某些肿瘤的病人,由于方中的羊肉属于腥膻发物,有可能使旧病复发或新病加重,因而不宜食用;平时怕热、容易上火、口腔溃疡、手足心热的人,以及感受风热外感,发热咽喉疼痛者,也不适用。 如果您由于长期工作劳累、精神紧张或长期处于阴冷潮湿之地,导致疲倦乏力、恶风怕冷、头昏失眠、容易感冒、面色偏白,不妨将当归生姜羊肉汤作为您的保健药膳。

立春后天气还会冷吗立春后天气还会冷吗2021

立春后天气还会冷吗?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最大的特点是乍暖还寒。那么,下面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立春后天气还会冷吗?

立春后天气还会冷吗

立春节气期间气候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乍暖还寒:一是日夜温差较大;二是冷空气活动频繁。春季常因冷空气的侵入,使气温明显降低,经常是白天阳光和煦,让人有一种“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感觉,早晚却寒气袭人,让人倍觉“春寒料峭”。

立春后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立春节气,东亚南支西风急流已开始减弱,隆冬气候已快要结束。

但北支西风急流强度和位置基本没有变化,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仍然比较强大,大风降温仍是盛行的主要天气。但在强冷空气影响的间隙期,偏南风频数增加,并伴有明显的气温回升过程。所以立春后还冷的情况是正常的。

立春是什么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明清官方历书中被归入正月节气;到达时间点在公历每年2月3-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时。

立春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从立春交节当日一直到立夏前这段期间,都被称为春天。

立春的民间活动

游春:县里活动之后,民间也不甘示弱,他们纷纷装扮起来,开始。队伍先是报春人打扮成公鸡的样子走在最前面,之后一群人抬着巨大春牛形象,之后的人打扮成牧童牵牛的、打扮成大头娃娃送春桃的、打扮成燕子的应有尽有。另外还有的意义就是:这次游春之后就是可以开始踏青的信号,一直到端午之间都是游春的好时候。

贴春字画:家家在门上张贴迎春的字画字和春字有关画有腊梅迎春之类。

立春应该预防的疾病

1、高血压

中医认为高血压的发病与“肝气”、“肝阳”的升发有太过密切相关。春天,凡有肝阳上亢的人,特别容易出现头痛、昏眩。

因此,提醒广大高血压患者,一旦感觉头晕、头胀痛时,除了要反复监测自己的血压,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调整降压药外,还要注意饮食清淡,控制盐、胆固醇、脂肪的摄入,严格戒烟限酒。

2、消化道溃疡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易在春天发作,引发上腹部闷胀、疼痛、嗳气频繁、反酸及食欲减退等症状。因此,春天对脾胃要进行全面调养。

3、精神疾病

春天是油菜花盛开的时节,在我国民间素有“菜花黄,痴子忙”的说法。因此,春季要注意严格监督精神病患者遵守医嘱,进行正规治疗,切不可擅自中断药物。

4、慢性肝病

容易在春季加重的肝病包括慢性病毒性肝炎和原发性肝癌,同时,春季也是肝病治疗的最好时节。肝木逢春,肝木之气偏旺,这个时候给予有效的治疗,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立春养生的原则

1、早起早睡以养肝

说立春开始后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形体,使情志随着春天生发之气而不可违背它,这就是适应春天的养生方法。违背了这种方法,就会损伤肝,这是因为春天生养的基础。因此,春季以舒畅身体,调达情志为养生方法。

2、防止旧病复发

可见立春后是疾病多发的季节。春天的多发病有肺炎、肝炎、流脑、麻疹、腮腺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因此对于有肝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别注意调养预防。

3、不要过早减衣

立春气温还未转暖,不要过早减掉冬衣。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冬季吃中药进补有什么禁忌?冬季吃中药进补注意事项

冬季天气比较寒冷,一般大家总是会在秋冬季节吃些比较进补的食物,比如喝些滋补的汤之类的,有的注重养生的人还可能会做些中药药膳,但是其实冬季是一个容易上火的季节,所以一般进补是有很多禁忌的。那么,一般冬季吃中药进补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1、冬季进补六大禁忌

(1)萝卜

专家提醒,不管是吃中药还是吃西药,在服药期间都应该尽量避免吃萝卜,否则的话药性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很多人之所以会服用了大量药物后病情没有起色,与饮食不当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在吃中药的时候更不能吃萝卜,当然除了一些服理气化痰的药物外。之所以在此期间不能吃萝卜,是由于萝卜有消食、破气等功效,尤其是在服用人参、黄芪等滋补类中药时。研究已经证实,萝卜会削弱人参等的补益作用,因而大不到治疗以及滋补的作用。

(2)辛辣

各种辛辣的食品对于正在服用中药的人群而言同样是靠需要忌口的,否则的话不仅会削弱药性,甚至还会与中药反应从而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而且我国中医指出热性辛辣食物性多温热,耗气动火,因此在服用清热败毒、养阴增液、凉血滋阴等中药的情况下应该尽量避免这类食物,或者痈疡疮毒治疗期间也应该尽量避免食用辛辣的食物。

比如像葱、蒜、胡椒、羊肉、狗肉等,这些食物如果在吃中药期间食用的话会抵消中药效果,有的还会促发炎症并且引起出血症状。

(3)生冷

吃中药期间对各种生冷食物也因该尽量避免食用,我国中医指出,生冷食物性多寒凉,食用后非常难以消化。而且生冷类食物在食用后还具有刺激肠胃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马上吃中药的话将会严重刺激胃肠道,从而影响胃肠对药物的吸收。因此要特别注意,在治疗“寒症”服中药如温经通络、祛寒逐湿药时要避免吃生冷类的食物。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脾胃功能不好的人群,就算没有在吃健脾暖胃方面的中药,在平时生活中也不能吃生冷的食物,否则的话将会导致病症更加严重。

(4)油腻

各种油腻的食物在服用中药期间同样要忌口,中医指出油腻食物性多粘腻,并且还有助湿生痰、滑肠滞气的特点。食用后会与药物混合并且阻碍胃肠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从而降低疗效。尤其是一些患有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高血压、冠心病等病症的患者,在平时生活中更应该少吃这类食物。

(5)浓茶

一般服用中药时不要喝浓茶,因为茶叶里含有鞣酸,浓茶里含的鞣酸更多,与中药同服时会影响人体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吸收,减低疗效。尤其在服用“阿胶”、“银耳”时,忌与茶水同服,同时服用会使茶叶中的鞣酸、生物碱等产生沉淀,影响人体吸收。如平时有喝茶习惯,可以少喝一些绿茶,而且最好在服药2~3小时后再喝。

(6)腥膻

一般中药均有芳香气味,特别是芳香化湿、芳香理气药,含有大量的挥发油,赖以发挥治疗作用,这类芳香物质与腥膻气味最不相容。若服用中药时不避腥膻,往往影响药效。如鱼、虾、海鲜腥气,牛羊膻味。对那些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疮疖、湿疹、荨麻疹等过敏性皮炎患者,在服用中药期间必须忌食腥膻之物,还应少吃鸡、羊、猪头肉、蟹、鹅肉等腥膻辛辣刺激之发物。因为这类食物中含有异性蛋白,部分病人特别敏感容易产生过敏,从而加重病情。

2、冬季吃什么进补

(1)人参

清代名医赵学敏在他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中说:“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称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现代研究发现,三七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与人参有相似之处。其人参总皂苷含量超过人参。三七可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在心血管疾病防治方面比人参有明显的优势。

(2)白术

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可用于脾气虚弱的食少、便溏、倦怠少气、自汗;水湿停滞的痰饮、水肿;妊娠脾虚气弱、胎气不安、足肿等症。

(3)太子参

补肺健脾、益气生津,可用于脾气虚弱的食少、倦怠、小儿清瘦;肺虚咳嗽、自汗心悸、津液不足的口渴及病后气阴两亏等病症。

(4)黄芪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胃派代表人物李杲认为,黄芪“益元气而补三焦”。清代的黄宫绣称黄芪为“补气诸药之最”。现代研究发现,黄芪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够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

(5)党参

能补中益气、生津养血,常用于气虚不足的乏力、气短、心悸、食少、便溏、气津两伤的口渴;气血两虚的面色萎黄、头晕等症,以及病后体虚、营养不良。

(6)何首乌

宋代《开宝本草》称何首乌“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现代研究发现,何首乌能够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对神经衰弱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并可调节血清胆固醇,降低血糖,提高肝细胞转化和代谢胆固醇的能力。何首乌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7)西洋参

补气养阴、清火生津,适用于肺虚劳嗽、久咳、喘咳、咯血、失音等症。激烈活动后疲劳乏力、大汗虚脱者服用不错。

3、冬季养生注意

1、养阴注意多喝水

干燥的秋冬季每天通过皮肤蒸发的水分在600毫升以上,因此补水必不可少。一个成年人每天喝水的最低限度为1500毫升,而在秋天喝2000毫升才能保证肺和呼吸道的润滑。

虽然为了健康、减肥、美容等推荐每天多多饮水,但是在不口渴的情况下,一次性饮用大量的水,违反生理需求,就会造成反效果,水分超越身体必要量,细胞中水分含量上升膨胀,最坏的结果会引起“水中毒”,危害生命。正确的饮水量要根据个人每天的日常活动量进行调节,正常情况下,每天至少饮用1.5~2L水。每次的饮水量控制在1~2杯。

2、穿衣注意保暖

有些人比较粗心,天冷了没有及时添加衣服;有的人为了漂亮,本来穿得就少,还不扣外套。一早一晚天冷风大的时候,腹部很容易受寒。尤其是脾胃虚寒的女性,一旦遇到天冷,就会肚子疼、拉肚子,这是胃肠道的一种自然反应,最好最省事的办法就是多穿点,尤其是把腰腹部包得严实点。

选择冬装的首要标准就是保暖。在众多的衣料中,羊毛、氯纶、腈纶、蚕丝、醋脂粘胶棉保暖性最高,而锦纶、丙纶、涤纶的导热性较高,不太适合用于御寒。衣料中所含的空气越多,保暖性就越好。厚的羊毛织物和蚕丝含空气量大,保暖性就好。尤其是羊毛织物的气孔不是直通的,因此,保暖性更佳。

3、朝喝盐水晚喝蜜

入秋后会经常觉得口渴,光喝白开水,不能抵御秋燥。人体水分,很快会被蒸发或排泄出体外,所以,应该“朝朝盐水,晚晚蜜汤”。就是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点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一举三得。

盐有清热、凉血、解毒的作用,清晨起床后空腹喝一杯淡盐水,有利于降火益肾,保持大便通畅,改善肠胃的消化吸收等。蜂蜜有补中、润燥、止痛、解毒的作用。每天睡觉之前取蜂蜜10~20毫升,用温开水调服,不仅可以健脾和胃、补益气血,还有镇静、安神、除烦的作用。此外,盐水和蜂蜜水还有防止血压升高的效果。盐中含有大量的钠,可能会引起血压升高,而蜂蜜中钾含量较高,有助于排出体内多余的钠。

4、多睡一小时

中医认为,秋冬为阴令,秋时阴收,冬时阴藏。故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养收之道也;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养藏之道也。所以秋冬之季养生,注重阴之收藏及睡眠质量提高,则事半功倍。“秋季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是此时主要的睡眠养生之道。具体睡眠时间,建议每晚亥时(即9点-11点)休息,争取在子时(11点-1点)入睡。因为子时是阳气最弱、阴气最盛之时,此时睡觉,最能养阴,睡眠质量也最佳,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

正常人睡眠时间一般在每天8小时左右,体弱多病者应适当增加睡眠时间。头北脚南定位准确。人体随时随地都受到地球磁场的影响,睡眠过程中,大脑同样受到磁场干扰。人睡觉时采取头北脚南的姿势,使磁力线平稳地穿过人体,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地球磁场的干扰,使睡眠更加香甜。睡觉姿势张弛有度,身睡如弓效果好,向右侧卧负担轻。

5、饮食注意预防秋燥

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还可适当多吃些辛味、酸味、甘润或具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特别是白萝卜、胡萝卜。秋分养生虽然以多吃“辛酸”果蔬为主,但也不可吃得太饱太撑,以免造成肠胃积滞。值得提醒的是,秋分后寒凉气氛日渐浓郁,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经常腹泻的人,水果吃多了容易诱发或加重疾病。

对于运动者来说,每次锻炼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比如梨、芝麻、蜂蜜、银耳等,能有效预防秋燥。若出汗较多,还可适量补充些盐水。秋分的药膳可善用百合,比如:百合莲子羹、百合莲子瘦肉汤、银耳百合羹等。

6、洗澡时间不要太长

秋冬季洗澡的时间不要太长,这样会使皮肤表层的油脂失去保护,让皮肤更加的干燥瘙痒,严重还会引起皮肤发皱、脱水。建议盆浴时间20分钟最好,淋浴的话3至5分钟即可。很多人很喜欢热水澡,尤其有些鸡皮肤的妹子,有“滚烫的水能洗去鸡皮肤”的心理。但是其实水温过高也会破坏皮肤表面的油脂,让毛细血管扩张,加剧皮肤的干燥。建议洗澡水温在24度至29度最佳。

秋冬季洗澡不要太勤快,很多人认为洗多了身体才会越来越干净,其实这样做只会让皮肤越来越干燥,反而会加重皮肤瘙痒的问题。导致表皮变弱,受到细菌和真菌的侵入,造成其他皮肤感染。

7、多运动防秋乏

要避免中午感觉疲乏,让全天都能保持充沛的精力,多数健身教练的建议是多做些中等强度的锻炼,也就是让心跳达到目标心率70%至80%的运动。专家说:“要倾听你身体发出的声音,如果你处在压力很大的工作环境中,那么剧烈运动或许不能让你感觉更舒服。做修复瑜伽效果可能会更好,这样你的大脑能够放松下来。”

健身专家称,理想的安排是一周进行两到三次高强度锻炼,并加入瑜伽、健走或负重训练等强度较低的项目。即使在不疲劳的时候,有意识地伸几个懒腰,也会觉得舒适。伸懒腰时可使人体的胸腔器官对心、肺挤压,利于心脏的充分运动,使更多的氧气能供给各个组织器官。

8、注意心理调节

造成秋季抑郁症的原因主要是秋季阳光照射少,人体的生物钟不适应日照时间短的变化,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因而出现了情绪与精神状态的紊乱。他们往往觉得自己活着是有罪的,显得自卑、自闭,临床表现为情绪变得易怒、忧郁、易疲劳、精力衰退、注意力分散等,最后甚至会自伤、自杀。

晒晒太阳,是比较适合季节性抑郁的方法。一般的症状,在换季的时候会有所发展,其表现主要有没有精神、情绪低落、工作效率下降等,但是这些不良的表现,在阳光照耀下会逐渐消失,还要适当补充营养。食物中含有氨基酸、维生素,对人们的精神健康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多疑症的人,如果缺乏某种营养物质,也是有可能会引起忧郁症的,因此,大家多吃含维生素B的食物,这种食物有:鱼、粗粮等。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