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普 资讯 养生 问答 找医院 相关问答
首页> 问答文章> 中医冬季进补养生中药

中医冬季进补养生中药

冬季进补的中药材:。1. 阿胶:补血止血,滋阴润肺,适合血虚导致面色萎黄,月经过多的人群食用。2. 西洋参:大补元气,适合身体虚弱和老年人,可泡水代茶饮、炖汤时放入。3. 龟板胶、石斛、山药、芡实、莲子等食物或药物也可用于冬季进补。需要注意的是,进补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需要中医医师的指导下选择中药材进行进补。中药材的选择应根据个人体质情况,到中医科进行检查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冬季滋补养生,这6味药可堪大用,健脾、安神、补血、补气还止咳

冬季,是滋补的黄金时期,因为中医认为“冬主藏”,此时滋补可以让身体的气血精津都得到补充而收藏,就像是为仓库补充库容一样。但是滋补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每个人体质不同,所适合的滋补中药也不相同,其中健脾、养心安神、补气、养血、养肺等,是冬季滋补的的要点,这6味中药,可作为冬季滋补的首选。

山药,虽然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一种食物,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它其实也是一味应用非常广泛的中药。它补脾养胃的效果很好,而且还具有补肾、养肺的效果。

所以,山药可作为冬季滋补的首选中药。

而且山药虽然滋补,但是它药性平和,而且还可以养阴生津,不会因为滋补而引发上火的问题。

山药的食用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直接蒸熟食用,还可以做粥、做汤、炒菜,甚至还可以做成甜品食用。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达到良好的滋补效果,在山药的选择上要注意,最好选产自焦作的怀山药,药效好,被称之为道地药材。

酸枣仁,也就是野生酸枣的种仁,入药调理 养生 历史 悠久。早在两千年前的东汉、三国时期,就已经有记载,被载入第一部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而且被列为“上品”,也就是可以滋补,久服可以有助延年益寿的中药。

医圣张仲景,更是以酸枣仁为主,创立了治疗失眠的酸枣仁第一方:酸枣仁汤。

酸枣仁,味甘酸,性平,归心、肝、胆经,具有养肝,宁心,安神,敛汗的功效。治虚烦不眠,惊悸怔忡,烦渴,虚汗。以酸枣仁为主的酸枣仁汤,医圣的描述则是“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现代研究发现,酸枣仁对于失眠、心慌、神经衰弱、健忘以及糖尿病等,都具有一定的 养生 调理作用。被美誉为“东方睡果”,是历代医家都认可的缓解失眠之妙药。

酸枣仁可以直接煮水喝,当茶饮用;还可以将酸枣仁加入粥中,煮粥食用。还可以将酸枣仁炒香后,粉碎为末,温开水冲服,也有很好的养心安神的作用。

当归是常用的养血药物,而且当归还具有活血的作用,具有养血但不会生瘀的作用。

由于中医认为女性容易血虚,还容易血瘀,而当归既可以补血,还可以活血,因此对于女性的各种疾病都有较好的调理作用,所以被称为妇科圣药。

唐代著名的医药学家孙思邈,在其《千金方》中,就有记载,总结了使用当归美容护肤、消斑的临床经验。

而在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则记载了当归食疗,补气养血,散寒的一个方子:当归生姜羊肉汤,可养血、散寒、补虚,是很适合冬季经常食用的食疗方。

除了身体虚弱,现代人其实更多人是体内热邪比较重。这些人一般来说具有经常吃辛辣、烧烤、油腻食物,爱抽烟喝酒等特点。

中医认为,抽烟喝酒,吃辛辣油腻食物,都容易引发内生痰火,此时就不适宜一味的滋补了。此时清热解毒,就是 养生 ,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滋补。

体内热邪重的人,大多会表现为容易口腔溃疡,小便少而发黄,大便干燥,咽喉肿痛,口臭明显等。

而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祛暑等作用。

清除热邪,可以取金银花,开水冲泡后饮用即可,还可以与菊花、茉莉花等搭配,开水冲泡后饮用,以去火解毒。

但要注意,金银花不能长期、大量服用,否则很容易导致肠胃出现不适。

气虚的等典型表现,就是感觉很累、乏力感很重,稍微运动就很累,气喘吁吁,甚至气短,心慌,多汗。

在补气药中,人参无疑是首选。人参不仅可以补肺气,还可以补脾气、养心气,滋补肾气。所以人参被誉为大补元气的中药,是滋补药中最常使用者。

但是要注意,人参吃多了就容易上火,尤其是人参的加工炮制品红参,虽然补气的作用强,但是也更容易上火。

而且,人参不能在感冒发烧、有感染病灶存在的情况下服用,也不能和萝卜、茶一起吃,也不能和含有五灵脂的药物一起使用。

杏仁,可分为苦杏仁和甜杏仁,苦杏仁只能在药房使用,炮制后使用,有毒。

甜杏仁,则无毒,同样具有润肺止咳,宣肺平喘等功效。

不仅可以治疗咳嗽,对于便秘、腹胀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可以把甜杏仁作为零食食用,也可以煲汤、煮粥食用。

注意,这里说的杏仁,不是美国大杏仁,美国大杏仁不是杏仁,而是扁桃仁,虽然也有润肺止咳作用,不如甜杏仁药效好。

#哆咖医生超能团##慢病防治知识#

中医养生六种补气中药

  正值冬季寒冷的季节,很多人都开始减少运动,天气凉身体的新陈代谢也减慢了,这个时节正是补元气的季节,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中医健康养生,六大中药进补养生不可少。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中医养生六种补气中药,欢迎阅读。

  补气中药

  1、白术

  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可用于脾气虚弱的食少、便溏、倦怠少气、自汗;水湿停滞的痰饮、水肿;妊娠脾虚气弱、胎气不安、足肿等症。

  利水消肿、固表止汗、除湿治痹宜生用;健脾和胃宜炒用;健脾止泻宜炒焦用。脾气不足,形瘦面黄,不思饮食,脘腹胀满,大便溏薄者,可与人参、茯苓、炙甘草等配伍,以增健脾益气之功。痰饮内停,症见胸胁支满,头眩心悸,咳而短气者,可与桂枝、茯苓、甘草配伍,健脾温阳化饮。表虚自汗,症见汗出恶风,易于感冒,稍劳则汗出尤甚者,可单味煎服或研末服;也可与黄芪、防风配伍,以固表止汗。

  2、黄芪

  补气升阳、益精固表、利水退肿,适用于自汗、盗汗、浮肿、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脱肛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但有高热、大渴、便秘等实热症者忌用。

  民间流传着“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意思是说经常用黄芪泡水当茶喝,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黄芪茶能补中盖气,而且补而不腻,可改善气虚和贫血,增强体质,延年益寿,若熊再加上枸杞、党参、茯芩等药材一起冲泡,效果更好。

  3、西洋参

  补气养阴、清火生津,适用于肺虚劳嗽、久咳、喘咳、咯血、失音等症。激烈活动后疲劳乏力、大汗虚脱者服用不错。

  西洋参补气,性凉,所以服用后不会上火,气阴两虚之人尤宜。气虚之人主要表现为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呼吸短促、动则汗出、声音低微等;而阴虚则会表现出一派虚热之象,如舌质红、口干舌燥、眼干、手心发热等。这类人服用西洋参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西洋参切成片,或者去药店买些现成的西洋参片,每天拿两片放在嘴里含着,直至参片软化,吐掉或吞服都可以。

  4、太子参

  补肺健脾、益气生津,可用于脾气虚弱的食少、倦怠、小儿清瘦;肺虚咳嗽、自汗心悸、津液不足的口渴及病后气阴两亏等病症。

  一般素有口干、烦躁、心悸、失眠、乏力、食少、手足心热等气阴两虚症状的病人均可使用,它既可与其他药物配伍,又能单味煎水温服,常用剂量为10~30克,可根据病情适量加减。那些久病、体弱之人脾胃被伤,出现饮食减少、乏力、自汗等症状时,可用其配伍山药、扁豆、谷芽等有健脾、消食作用的药物,或取太子参15克、莲子20克,加水上锅煮至莲肉烂熟为度,食莲肉,喝汤。

  5、党参

  能补中益气、生津养血,常用于气虚不足的乏力、气短、心悸、食少、便溏、气津两伤的口渴;气血两虚的面色萎黄、头晕等症,以及病后体虚、 营养 不良。

  党参、黄芪伍用,出自《脾胃论》补中益气汤。用于治疗脾胃气虚所引起的身热有汗、口干口渴、喜用热饮、头痛恶寒、少气懒言、饮食无味、四肢乏力、舌嫩色淡、脉虚大,或中气不足、清阳下陷所引起的脱肛、子宫脱垂、久痢、久疟等症。

  6、人参

  大补元气,有补益强身作用,可抗衰老,适用于久病体虚、心悸心慌、肢冷、气短、虚脱、心衰、神经衰弱等症,提高免疫功能,促进疾病的康复。

  关于人参的食用方法,《清宫档案》里记载了很多,如“把它切成片,含在嘴里,直到它软化了,再咀嚼咽下去……”这是人参的一个服用方法,即“含服”。另外,就是泡酒。拿一两根人参,配一点滋阴的药物,如枸杞子,泡在酒里,每日小剂量饮用一点,既补气又养阴。

  推荐几种常见补气食物

  补气的食物1、小米

  小米可以健脾和胃,特别适合脾胃虚弱的人食用。根据研究,小米中的维生素B1、无机盐含量明显高于大米。小米粥熬好以后放置一会儿,粥的最上层会凝聚一层膜状物,就是“粥油”,可以保护胃黏膜、防治胃十二指肠溃疡。

  补气的食物2、山药

  山药具有补肺、脾、肾的功效,适合各种体质的人。它不热不燥,性味平和,如果食用了,不用担心腹胀、便秘等问题。

  补气的食物3、板栗

  板栗可以健脾益气、补肾强筋、抗衰老。板栗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可以降低高血压、冠心病的患病风险。

  补气的食物4、花生

  花生可以补中益气,还可以补脾和补肺,这对气虚而兼有肺虚或脾虚者更宜,最好是水煮花生。

  补气的食物5、番茄

  番茄是十大补气养血的食物之一。番茄含的“番茄素”,可以抑制细菌。它所富含的维生素A原,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可以促进骨骼生长,防治佝偻病、眼干燥症、夜盲症。

  中医中药 补气、养血、养阳【十六法】

  (一)中医补气十六法

  中药补气:黄芪,人参,党参,太子参,黄精,西洋参,白术等。

  成药补气:补中益气丸,十全大补膏,归脾丸,参苓白术丸等。

  艾灸补气:足三里,神阙,关元,脾俞,气海,百会,肺俞等。

   针灸 补气:足三里,百会,三阴交,气海,关元,脾俞,肺俞等。

  注射补气:黄芪注射液注射足三里。胎盘注射液注射三阴交等。

  输液补气:黄芪注射液,参麦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

  药茶补气:人参灵芝茶,黄芪枸杞茶,洋参麦冬茶等。

  药膳补气:黄芪心肺汤,人参炖母鸡,党参炖排骨等。

  药酒补气:黄芪,人参,灵芝,麦冬,枸杞子等泡酒饮。

  饮食补气:海参,鸡蛋,红枣,牛羊胎盘,芡实,山药,莲子等。

  运动补气:气功,太极,导引, 武术 , 健身操 ,适当活动等。

  生活补气:生活作息规律,劳逸结合,心态平衡等。

  按摩补气:按摩足三里,关元,揉腹,捏脊等。

  治病补气:有病早治根治,切勿拖延,防止久病耗气。

  病后补气:大病术后产后均应及时调理虚损,防止气虚。

  技巧补气:呼吸吐纳,意守丹田,三分饥寒,百事有节等。

黄芪是常见的滋补药材,冬季如何用黄芪养生?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仅要求自己的生活质量有所保障,更多人注重的是养生,希望自己有一个健康长寿的身体。

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黄芪,说起黄芪,可能很多人知道,黄芪又名北芪,在生活中是一味常见的中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据史料记载至今已经两千多年了。黄芪可以用来补气血,能够治疗很多气虚方面的疾病,其保健效果非常好。用黄芪泡水喝是一种简单、方便的养生方法。那么,用黄芪泡水喝,都有哪些好处呢?

冬季用黄芪养生,不妨常用黄芪泡水喝,可能会收获5个“好处”:

1、降低血压

经研究表明,用黄芪泡水喝可以有效的降低血压,还能扩张血管增加血液循环而减少血栓的形成,而且对血糖也有双向调节的效果。对慢性溃疡和各种血液疾病都有不错的疗效。

2、补气养血

黄芪是一种温补性的中药,具有补中益气、美容养颜的作用,爱美的女性不妨经常用黄芪泡水喝,让你更显年轻。另外,常用黄芪泡水喝还能有效的改善肺虚导致的咳嗽气短以及脾虚乏力等症状,从而增强我们的体质,提高人体免疫力。

3、延缓衰老

人们都希望永远年轻,都不希望过早的衰老。不妨经常用黄芪泡水喝,黄芪泡水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还能抑制体内多余的自由基而防止过度氧化,从而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4、益气固表

据中医了解黄芪具有益气固表的作用,当我们平时遇见身体出现浮肿、盗汗以及溃久不敛的情况时,用黄芪泡水服用就能快速恢复身体健康。

5、养胃护胃

常用黄芪泡水喝,可以帮助我们促进肠胃的蠕动,有助于消化吸收,从而对我们的胃部进行很好的调理。胃不好的人不妨经常喝一点,还能很好的预防胃部疾病,养护我们的胃。

黄芪虽好,但我们在服用的过程中要注意,刚开始的用量不能一次性过大,而应一点一点慢慢增加。而且在服用的过程中要观察身体是否出现上火或胸闷气短不舒服的症状时,应该立即停止服用黄芪。这主要就是由于过量的黄芪进入身体之后打破了内环境的平衡状态,这就导致各种身体不适情况的出现。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