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冬天养生先补肾 早睡晚起守健康
冬天的节气当中,包含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气候寒冷,草木凋零,因此,在冬季养好肾,可提供身体温热及能量,为来年储存生长能量。
中医认为冬季是匿藏精气的季节,《黄帝内经》记载:「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季养生首重养肾,是四季当中加强身体能量积蓄的最佳时节,此时进补吸收率高,更能发挥补身的作用。木、火、土、金、水五行,相对应于春、夏、秋、冬四季,也对应于五脏,春对应到「肝」,夏对应到「心」,秋则对应「肺」,冬对应在「肾」。
不过五脏六腑其实不管任何季节,都应该好好被调养,那为什么冬季特别强调养「肾」呢?古籍当中,无论《黄帝内经》或是《伤寒论》,当时陈述地点在黄河流域、长江以北,这些地区四季分明,冬天特别酷寒,冬为蜂藏之季节,大雪覆盖大地,人体需要更多能量,而温热食物可以温暖手脚,同时提高代谢率,比较能抵抗寒气。但是,台湾属于带气候,冬天没有中国的华北那么寒冷,适当吃些温补食物,就能达到御寒功效。
肾气不足,不育不孕问题多
中医认为:「先天之本在于肾,后天之本在于脾胃。」身体活动能量够不够,就要看肾气是否充足,冬季养肾比较不会怕冷,不容易因为气不足而腰酸背痛、手脚冰冷、频尿、畏寒,甚至夜尿连连。
「肾」在中医的涵义,不单指肾脏,而是身体的一个系统,「肾主骨也」,筋骨、生长以及腰酸背痛等许多问题,皆因为肾气不足所导致;「肾开窍于目也」,老年人常见白内障、干眼症,眼睛容易干涩,看东西不清楚,或容易眼干涩、流眼泪,也都是和肾气不足有关。此外,「肾主藏精也」,表示肾气不足,男性容易阳萎,女性常会月经不调,或有不育、不孕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借由补肾加以调理。
肾气足助温热,并供能量
冬天在12节气当中,包含了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气候寒冷,草木凋零,养肾的食材选择应偏重在提供身体温热以及能量,以为来年储存生长能量,所以,才会特别选择此时进补。
温补的食材很多,例如汤圆,糯米即属温性、温热的食材;而冬天常吃的腊八粥也属于温补;另外像是牛肉、羊肉,也是可以养生,但偏温性的食材。药材方面可选择一点肉桂,能够入肾气,枸杞可以补肾滋阴,首乌、补骨子等,也有补肾气效果。
出现肾气不足、肾阳虚、肾阴虚等问题时,可以多利用补养食材帮助改善,很多人夏天吃些温补食物容易上火,但一到冬天就没问题,并非其他季节不能吃,只是炎热夏天吃温补就容易会上火,而在寒冷的冬天比较没问题,也比较容易吸收。
养肾食补要注意
◎依体质选择适合食物进补
虽然说:「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冬季严寒易致阳虚证,宜「去寒就温」,以温补阳气为主,所以,得慎用滋阴药物,但因个人先天禀赋不同,肾虚病症有阴虚、阳虚之分。
肾阳虚者,常见有畏寒肢冷、倦怠、腰酸耳鸣、小便不畅或失禁、夜尿频而多、性功能下降、舌淡胖等虚寒症状,可以用羊肉、韭菜、杜仲、胡桃肉、补骨脂、肉苁蓉、肉桂、益智仁等。肾阴虚者,常见口干咽燥、烦躁、潮热颧红、盗汗、小便短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偏红、少苔等症状,可选海参、枸杞、银耳、黄精等进行滋补。
从中医学的观点来看,冬令进补不能一味乱补,否则容易适得其反,应向中医师咨询自己的体质,在进补季节多吃些与体质相适的食物,才能补的恰到好处。
◎避免生冷食物
进补时,不宜同时大量食用白菜、菜头、瓜类、柑橘等生冷的食物,以免抵销了食补的好处。
◎经期、感冒不宜进补
经期不宜冒然进补。若出现大热、大渴、便秘、心烦等实热症状;或皮肤病症状;或患急性疾病,出现感冒、喉咙痛、发烧时,皆不宜进补。
◎慢性病患进补应谨慎
制备食补药膳常会加肉炖煮,慢性病患要留意肉类的蛋白质、脂肪及药膳汤的钠、钾离子摄取量,以免补过头反而造成健康上的负担。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尽量将脂肪、皮去除,汤上的浮油应捞掉,勿使用太咸的沾酱;糖尿病患者除了遵守治疗饮食原则之外,宜减量吃半人份就好,且将药膳热量计算至整日热量中;痛风患者不宜大量喝肉汤,以免痛风发作。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源」,所以正常人进补,应在脾胃功能尚佳时,以免虚不受补。《内经》认为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男子「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男子宜在40岁左右开始,女子宜在35岁左右开始进补。
◎火气大时应禁止温补燥热食物
在台湾,有许多人即使冬天仍是热性体质,若食补后出现咽干、口疮、火气大等症状,要避开温补燥热的食物,最好还是请中医师调治较为妥当。
◎进食不宜过饱
冬季饮食量增加,但活动量相对减少,吃过饱容易造成气血运行不畅,饭后应适度走走、活动一下,也可以自己摩腹促进胃肠道蠕动,加快食物的吸收消化,以免积食。
沈蕴之特别提醒,冬季养肾时机要选对,易虚不受补的人,最好从立冬之前开始用平和的药膳调整脾胃功能,为冬季进补作准备;而冬至(今年冬至是12月22日)之后,自然界的阴气渐渐消退,阳气逐步回升,使冬季的闭藏转向春季活泼的生机,在这个时候进补,营养成分的吸收与利用率大大提高,是保健养肾、抗衰延年的最佳时机。
养肾配合注意事项
◎早睡晚起
清晨温差大,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起床时勿急着下床,建议先在床上稍为活动一下,等身体温热后再下床。另外,下床时先披件衣服,以温度太冷而影响心血管的健康,尤其老人家要特别注意。
◎注意保暖
建议洋葱式穿着,里面穿透气衣服,外面穿外套、脖子围围巾,进到暖气房再脱掉。
◎改善手脚冰冷
建议常使用肉桂,例如面包烤好后洒点肉桂粉,或加些桂圆和面包一起烤,借由温补功效来改善偏寒体质。也可以善用厨房中的辛香料,如:桂枝、胡椒粉、肉豆蔻、白豆蔻等,都是能够温暖手脚的温热食材,很适合冬天怕冷、容易感冒的人食用。
◎避免过度紧张、惊恐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情绪起伏过大对于身体反而不好,例如过度快乐容易伤到心气,而心神不安宁,像孩子白天玩得太开心,晚上容易睡不安稳;而受到惊吓很容易伤肾气;过于忧思则伤到脾气,影响食欲,食之无味;太过难过则是影响肺气正常运行,造成呼吸急促,情绪会影响身体正常的运行状况,维持情绪的稳定对于健康是有正面的帮助。
◎房事不可过度
房事要有所节制,才不会过度损耗而伤了肾气。
温热食材可舒缓疼痛
李思仪也特别提到「寒主收引,寒性凝滞」,冬天很容易出现几个疼痛问题,包括手脚抽筋、酸痛;老人容易膝盖酸痛、肩膀酸痛;有旧伤的人,此时比较容易复发;也容易出现风寒头痛等问题。
既然冬天特别容易有疼痛问题,更应该适时以温热食材舒缓疼痛,例如:生姜对寒性疼痛的改善效果特别好。而红豆也是可多加利用的,借由微波做成暖暖包当做外敷用,作法是先依个人需要备量,密封后平铺1公分厚度,放微波炉微波45秒,再放入预先制好的布袋(依自己需求做成暖暖包或枕头皆可),一次可保持30~40分钟热度,敷在疼痛处,可重复使用,便宜又环保,很适合天气变天时容易酸痛者加以利用。
【完整内容请见常春月刊 392期】
冬季养生为什么要早睡晚起?
这是黄帝内经素问里的话,全篇是: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冬季要如何养生?冬季养生秘诀有哪些?
养生是每个季节都需要做的事情,不同的季节养生的方法有所不同,养生包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平时要多注意生活的细节才能更好的做好养生工作,冬季养生有许多需要注意的事情,那么冬季要如何养生?冬季养生秘诀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1、冬季如何养生
(1)早睡迟起
《黄帝内经》称“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意思是说在冬季应该早睡晚起,等太阳出来以后再活动。在寒冷的冬季,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尤为重要,从传统养生学的角度讲,冬季适量地增加睡眠时间有利于人体阳气的潜藏和阴精的积蓄,能使人体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状态。
(2)晨饮温水
洗脸刷牙后喝1杯温开水,一方面可暖身清洗胃肠,另一方面可稀释血液,预防脑血栓、心肌缺血,同时还能维持细胞渗透力,促进细胞代谢。
(3)冷水洗脸
冷水洗脸醒脑提神,锻炼耐寒能力,不但能预防感冒,同时还能起到脸部美容的功效,还可以治疗慢性鼻炎。若能结合按摩耳廓、印堂、太阳、颊车等穴,则效果更佳。
(4)背部保暖
风寒等邪气极易通过人体的背部侵入,引发疾病。老人、儿童及体弱者冬日要注意保暖背部,避免阳气受到伤害。
(5)室温适中
冬季天气寒冷,室内温度要适宜,室温以18~25℃最合适,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对健康不利。室内温度过高,就会造成室内外温差过大,易引发感冒;室内温度过低,人长期生活在低温环境中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被褥的厚薄应根据室温的变化适当调整,以人体感觉温暖而不出汗为度。要尽量减少外出次数,如外出要穿上保暖衣服和鞋袜。
(6)开窗通气
冬季还应该注意保持室内的空气新鲜。在冬季,有些人因怕冷而紧闭门窗,使得室内的空气不能及时地流通而污浊不堪,影响健康。所以,冬季在调节室内温度的同时,还应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和湿度调节,天气晴朗的时候要及时开窗通风换气。
(7)多晒太阳
气候严寒的冬季,寒冷容易伤人身的阳气,而阳光则给人以温暖,使人阳气畅达、气血流通、周身和畅,从而增强御邪能力。
(8)澡浴宜少
冬天洗澡,稍有不慎,就会发生伤风感冒,并诱发呼吸道疾病等。因此应减少洗澡次数,老年人及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更应注意。
(9)泡脚解乏
脚是人体之本,它与头脑心脏都有密切的关系。冬季临睡前如果坚持用热水洗脚,不仅可以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防止脚部冻疮的发生,还对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大有裨益。
(10)冬练有度
“冬练三九”,是御寒保暖、强身健体的积极方法。冬季锻炼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运动量适当加大,并根据各人年龄的大小、体质的强弱,分别选择长跑、打拳、溜冰、滑雪等运动。肺开窍于皮肤,通过户外活动,可增加人体供氧量,提高抗病能力。但冬季锻炼一定要注意掌握一个“度”,不能透支身体的能量。
(11)节制房事
中医认为,肾藏精,是人的生命之本。房事不节,会损伤肾精,久而久之,累及肾气,产生精神萎靡,耳目失聪,面容憔悴,皮肤干枯等未老先衰的症状。因此,节欲固精就更值得引起重视。
(12)饮食调摄
冬季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是以“藏热量”为主,因此,冬季宜多食的食物有羊肉、狗肉、鸭肉、鱼、蛋、萝卜、核桃、栗子、白薯等。同时,还要遵循“少食盐,多食苦”的原则。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当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同时还应多食用含有维生素B2的食物,以防皮肤干粗、皲裂。冬季饮食切忌粘硬、生冷食物,因为此类食物更使脾胃之阳气受损。
(13)适当进补
民间有“冬补三九”的习俗,在此时进补可扶正固本,萌育元气,增强抵抗力,为下一年的身体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冬令进补宜于温补肾阳、益精添髓的药膳调摄,如麻黄附片羊肉汤、参附牛肉汤、壮阳狗肉沥等。需要注意的是,药补需依据体质、年龄、性别等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补,不可滥补。
(14)预防疾病
冬季气候寒冷,人身阳气潜藏于内,容易发生呼吸道及一些寒性病症,常见的有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关节炎、冻疮等。寒冷能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导致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失调,使细小动脉收缩,外周血管阻力增大,同时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凝时间缩短,血流速度缓慢,容易引起血液淤滞或血管梗塞,从而诱发中风、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危重病症。因此,在寒冬季节,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来说,要特别提高警惕,谨防发作。
(15)调养精神
除了重视保持精神上的安静外,在神藏于内时还要学会及时调摄不良情绪。当处于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状态时,应尽快恢复心理平静。严冬之时,木枯草衰,万物凋零,常会使人触景生情,易患冬季情绪抑郁症。因此,冬季更要多同朋友聊聊天,保持豁达乐观的心境,做好心理平衡调节,树立热爱生活的情操,使精神振奋。
2、冬季养生食谱
(1)羊肉炖萝卜
白萝卜500克,羊肉250克,姜、料酒、食盐适量。
先将白萝卜和羊肉洗干净后切块备用,在锅内放入适量清水,放入羊肉,用大火煮5、6分钟捞出羊肉沥干水,等重新换水烧开后再次放入羊肉、姜、料酒、盐,炖至六成熟,将白萝卜入锅至熟。
功效:益气补虚,温中暖下。对腰膝酸软,困倦乏力,肾虚阳痿,脾胃虚寒者更为适宜。
(2)天麻炖乌鸡
乌鸡1只(约750g),天麻25g,川芎、白茯苓各10g,姜片5g,料酒10g,精盐适量,香菜段少许。
准备一大锅,加入冷水,放入乌鸡,大火烧开后,撇去浮沫。洗干净中药,然后放入鸡的腹部,用棉线缝好口,然后将乌鸡放入砂锅里面,加入姜片、料酒以及适量的水,用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炖1.5个小时,放入食盐后继续炖30分钟即可。最后撒上香菜。
功效:乌鸡舒经活血、调节内分泌等功效,对老年女性大有益处。天麻、川芎、茯苓对神经衰弱的头昏、头痛、失眠等,均有辅助治疗之效,既能平肝熄风止痛,又能滋养镇静安神,与乌鸡等配合,补虚作用颇为明显。
(3)山药鱼片
准备鱼肉片400-600克,山药20-30克,青萝卜200克,鸡蛋2个,姜葱适量、胡椒粉、食盐各适量。
首先将山药去皮后洗干净,捣成细末;鱼肉片放在碗中然后加入适量的淀粉、食盐,打入鸡蛋,彻底搅拌均匀后就腌制20分钟,然后起锅热油,放入鱼肉片炸熟;然后锅中留少许油,重新烧热后就加入切成丝的姜与葱,翻炒片刻后就加入适量的水,烧开后加入山药末以及炸熟的鱼肉片、青萝卜丝、食盐,再用小火炖20分钟,最后调入胡椒粉就可以了。
功效:山药具有补气健脾的作用,而且加上鱼片,可以防治性功能衰退。
(4)莲藕猪脊髓汤
带骨的猪脊髓500克,莲藕250克,葱段、姜片、料酒以及食盐各适量。
猪脊髓洗干净后放入煮开的水中飞水一次,沥干水分;莲藕洗干净后去皮,切成厚片。将两者一同放入砂锅,加入适量的清水,放入葱段、姜片、料酒,用大火煮滚后就改成用小火慢慢炖2.5个小时,然后将姜片以及葱段捞起来,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此汤具有滋阴补髓,适用于腰肌劳损所导致的腰痛、腰膝酸软、四肢乏力等症状的辅助食疗。
本文如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添加抖音号:51dongshi(抖音搜索懂视),直接咨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