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中国2843个县级政权得名由来—湖北篇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1 16:2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2 16:26
襄阳市,古称“襄水”北岸之城,得名源于《荆州记》中描述的“驾山而下谓之‘襄’”,意为水北为阳。同时,襄阳又有“襄州”与“襄樊”的别称。樊城区由殷商时期的“樊国”发展而来,自公元前827年至公元前781年,作为仲山甫的封地,至秦朝,属南阳郡;至西晋时期,属襄阳郡。西魏时(公元535年-556年),樊城县设立,隶属河南郡。1949年1月10日,樊城解放后,设立樊城区*至今。
襄城区与襄州区以“襄”字得名,宜城市则源于鄢国被楚国灭亡后设立的鄢邑,秦代改为鄢县,汉惠帝三年更名宜城县。枣阳市得名一说源于棘阳的“棘”字转写,一说因枣阳村而名。《元和郡县志》卷21记载枣阳县即因枣阳村得名。
老河口市,北宋时期设立乾德县,属光化军,后废军改光化县,因“光大王化”之意得名。1937年置老河口镇为光化县治,因地处汉江故道之口,故名。1979年,设立老河口市,1983年,光化县地并入老河口市。
保康县,明弘治十一年,从房县东部潭头坪(宜阳、修文二里)分置新县,因宋雍熙三年曾置保康军,沿用旧名,故名“保康县”。寓意“保民安居康乐”。谷城县,秦始置,本名筑阳县,后更名,隋开皇十八年定名为谷城县,据《水经注》记载,因古谷国得名。
南漳县,秦始置伊庐县,后分置多县;西魏合北部四县为重阳县,北周改名思安县,隋开皇十八年始改为南漳县,以境内有古南漳水(即今漳水)而得名。
宜昌市,东晋分夷陵西境置宜昌县,取宜于国运昌盛之意。夷陵之名始见于白起“攻楚,拔郢,烧夷陵”。点军区得名于境内点军坡,相传三国时期刘备与张飞驻扎夷陵时,张飞为了减轻关羽的担忧故意将四千人马说成两万,关羽要求点军核实,张飞以巧妙方式使其数量倍增,以此得名。西陵区、猇亭区、夷陵区分别以境内西陵山、猇亭、夷陵山得名。
伍家岗区原为荒郊岗地,*时期伍姓人迁此成集而得名。当阳市为古权国之地,白起伐楚始设当阳县,因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多连山,东南多平原,正正当太阳升起的位置,故名。宜都市汉武帝时期设立夷道,因城临夷水(今清江)而得名,后改称宜都郡,寓“宜于建都”之意。枝江市,古罗国之地,秦称枝江,因长江至此分枝而得名。
兴山县三国吴永安三年分秭归县之北界设立,取意“兴山环邑皆山,县治兴起于群山之中”。远安县西汉建元元年设立临沮县,取临沮水得名,后因县治迁至亭子山,改为高安县,北周武成元年改名为远安。秭归县西汉元始二年设立,据《水经注》记载,取自屈原的贤姊之名。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汉兴置佷山县,后改名清流县,不久复名佷山县,隋开皇八年始置长杨县,因境内有长杨溪而得名。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清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后设立,因县城西南五个山峰并立而得名。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晋末年桓玄政争失败后设立施州,明设施州卫,雍正六年改名为恩施,取意皇帝恩赐施县之名。恩施市即是恩施州的所在地。利川市明中期后汉*规模移民鄂西南山区,清雍正十三年设立利川县,因平川广阔,物产丰富,故名“利川”。巴东县原为巴国地,秦国统一后置巴郡,东汉献帝初平六年改称为巴西郡,取意“巴郡以西,巴郡以东”。鹤峰县原为容美土司地,清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始置鹤峰州,因城在八峰山下,一峰多白鹤而得名。
建始县三国吴永安三年设立,取“建县伊始”之意,故名建始。来凤县北宋仁宗时设立散毛司,行土司制度,清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后设立来凤县,因翔凤山“凤凰翔集,声鸣九天”而得名。宣恩县清雍正十三年在西南开始实施改土归流,设立宣恩县,取意“传布恩德”。
咸丰县北周设立乌飞县,隋设开夷县,唐改清江县,宋朝为富州地,后改为安定州,明洪武五年设大田军民千户所。清雍正十三年在西南实施大规模改土归流,设立咸丰县,取意“咸*年”。神农架林区以神农氏架木为梯的传说得名,名称并非统一。
潜江市北宋乾德三年升安远镇为县,因境内河道分流汉水入长江,取“汉出为潜”之意,故名潜江。天门市楚国为竟陵邑,因大洪山余脉在此终止,得名“陵之竟也”。秦统一后设竟陵县,五代后晋天福元年改名为景陵,清雍正四年改名为天门,因县城西北有天门山而得名。
仙桃市汉水支流锦瑞河绕龙华山与汉水交汇,其地渐成码头,因形似“尖刀嘴”而名“仙桃渡”,后商贾云集,为一方重镇。1952年沔阳县治迁往仙桃镇,1986年撤沔阳县,设仙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