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2:3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6 19:12
在中日甲午战争的烽火中,宋育仁正在伦敦担任中国驻英、法、意、比四国公使参赞,代理公使龚照瑗回国述职期间的职务。他深谋远虑,向清廷进言指出日本兵少财困,认为持久战中国方有优势。得知战局不利后,宋育仁产生了大胆设想,欲借助英国资源,组成一支“奇兵”。
他与使馆参议杨宜治、翻译王丰镐等人密谋,计划购买英国为阿根廷、智利准备的五艘兵舰和十艘鱼雷快艇,招募两千澳大利亚水兵,装扮成商队保护者,从菲律宾北上直攻日本长崎和东京。这一计划虽看似异想天开,但在当时具有可行性,因为“澳大利亚作为英国属地,商会有权自募水师”,且英国候补议绅庵洁华特等人支持此议,使行动得以披上合法外衣。
宋育仁积极争取朝廷批准和支持,与刘坤一、张之洞等封疆大吏沟通,还与中国与康敌克特银行达成借款协议。舰队装备完备,人员已集结,准备由琅威里提督率领。然而,由于清廷尚未正式获知他在欧洲的行动,公使龚照瑗回国后揭露此事,加上李鸿章和慈禧的反对,宋育仁的计划最终胎死腹中,他在回国途中写下《借筹记》以表达遗憾。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成败,对于坚持维新变法的宋育仁来说,是沉重的打击。好友杨锐、刘光第的牺牲让他悲痛万分,他逐渐退出政治舞台,专心于成都的学术与文化事业,晚年致力于修志著书。宋育仁于1931年逝去,葬于“东山草堂”旁,其著作《借筹记》成为他的遗志。2006年,政府在“幸福梅林”重建“东山草堂”,并立石刻像,纪念这位历史人物。
宋育仁(1857-1931),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被誉为四川历史上“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重庆维新运动倡导者。字芸子,晚年号道复,四川富顺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改任检讨。1894年任出使英法意比四国公使参赞,着意考察西方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积极策划维新大计,提倡民主共和。回国后,参加维新组织“强学会”,主讲“中国自强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