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6首很温柔治愈的诗词(适合摘抄的神仙惊艳古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18:2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小时前
壹蝶恋花·春景苏轼 〔宋代〕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花儿褪去残留的艳红,逝去的风华,孕育出青青小小的下一代,看几颗杏子挂在枝头,躲在花后。春去夏来,又是一年轮回。又一年,燕子回来故地,寻偶筑巢,搭建生活。春水也涨起来,绿绿地带着生机的溪水,环绕着村上人家。枝头上的柳絮越来越少,不见了当时辉映天地的壮观。反而是不起眼的绿草,从开始的“遥看近却无”,势力逐渐壮大膨胀了起来。
一整个上阕在讲什么,讲春暮夏初,讲暮春时节的一点点光景画面,这也应和了《春景》的题目。
下阕,由景入情。苏轼依旧用一个画面来展开叙事。路边一堵墙,墙里是深宅大院,谁家千金正在丫鬟的服侍下荡着秋千。墙外是行人,天涯游子,偶然路过这一方天地。
墙里佳人,荡到开心处,发出一阵阵悦耳的笑声。笑声飘出墙外,吸引了行人的心神。行人的脚步慢下来,希望这一段路长一些,想多听些笑声。
可笑声毕竟不能持久,佳人或许累了,腻了,饿了,回转了,这笑声也就终止。
对墙里,不过是寻常一天,普通而无聊。而墙外,则是一场爱情的萌芽,在暮春将尽的时节里。
贰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宋代〕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年轻时候,因为不适应官场氛围曾经自请外调,在风光秀丽的杭州当过两年太守。在杭州的日子当然很快乐,日日寻欢作乐,时时有知己做伴。
这一天,苏轼来到西湖之上,跟朋友们对着西湖风光喝酒。这里的天气也是奇怪,来的时候还是大晴天,忽然间就下起雨来。朋友们纷纷觉得扫兴的时候,苏轼扫了一眼雨中西湖,却发现了一点别样的光景。
晴天时候,西湖上波光粼粼,水光潋滟,自然是好看的。可下雨天,原来也别有一番韵味,看远山空蒙,看湖上蒙松,水墨点染,意韵淡然,也称得上奇景。
后面是一句很精妙的比喻,西湖如同西子,淡妆浓抹,总是风流无限。西子即西施,蹙眉捂心仍然美绝人寰的西施,而西湖在苏轼眼中,一如西子之美。无论何种姿态,总有风致天然,难以掩盖。
叁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 〔宋代〕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黄州,对苏轼来说是人生很关键的一个转折点。正是在这个地方,在黄州一个不起眼的茅屋前面,诞生了自食其力耕种“东坡”的苏东坡,曾经的名与字,都逊色于东坡这一个“号”。而这首《卜算子》,也只有苏东坡能写出来,锋芒毕露的苏轼是不行的。
这一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孤鸿,苏轼的化身,后来被人写进流行歌里,《寂寞沙洲冷》。
而这首词真正打动人心的地方在哪里呢?在诗外,诗中意境无疑是萧瑟凄凉的,但我们会想到,苏轼很快将完*生的蜕变,变成我们熟悉的、豪放豁达的苏东坡,因为内心的自洽,他再也不需要感慨寂寞。
肆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苏轼 〔宋代〕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这首词,基调也并不欢快,但苏轼的思念是温柔的。
凄然北望,看得是留在北方的家人老小,看得是曾经举杯畅饮的一众宾客。
苏轼是一个很喜欢交朋友的人,来者不拒,倾心相交。这种人往往不会孤独,因为在哪里都会有新朋友;这种人一般也很温暖,知道如何维系朋友关系,如何关心他们。
因此在这时,在自己感慨韶华逝去的时刻,苏轼还是想念着朋友与家人。
世事如梦,可真情不朽。
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宋代〕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陆鹊桥仙·七夕苏轼 〔宋代〕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