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5 14:2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1 00:04
明太祖朱元璋于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起兵,十六年(1356年)攻克集庆(今南京),即位吴王,建立百官,奠定江南政权基础。随后,他依次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和方国珍,占领湖广、江西、江浙及浙东,为北伐元朝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制定北伐战略时,朱元璋展现出深思熟虑。
朱元璋在听取平章常遇春的长驱直入,直捣元朝大都(今北京)的建议后,他明智地否决了这一轻率方案。他认为元朝在中原、西北实力雄厚,且各部间关系复杂,内部政治倾向和军事实力不均。他深知元朝都城百年经营,防守坚固,若轻易深入,不仅难以迅速攻破,还可能陷入粮草不继、援兵围攻的困境。因此,朱元璋提出了他的北伐战略:
这种稳健的北伐策略,充分体现了朱元璋的战略智慧和深谋远虑。
这次战争从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至明洪武二年(1369年)十二月,明军与元军在中原和西北广大区域内进行的战略决战。 并最终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光复华夏。确立了明朝对全中国的统治,让汉人重新做了中华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