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9 11:3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7 23:57
在春秋时期的晋国,公子重耳**,经历艰辛困苦。在卫国时,他的臣子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不惜割下自己大腿的肉烹煮成汤。重耳归国后,尽管忘记赏赐介子推,但这位忠臣选择隐居绵山。晋文公试图用火攻*迫介子推出山,却导致了悲剧。介子推与母亲被烧死在柳树下,为了纪念他,晋文公下令在介子推忌日这天禁火,吃冷食,形成了寒食节。
寒食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人对火的崇拜。早期的改火节,人们会举行祭祀活动,重新点燃新火。随着时间的推移,寒食节与纪念介子推紧密相连,晋地的习俗尤其深厚。汉代时,山西民间曾有长达一个月的禁火期,后来魏武帝曹操下令取消,但晋地的习俗在三国归晋后恢复,禁火时间缩短为三天。寒食节逐渐成为全国性的节日,各地习俗各异,如晋南吃凉粉,晋北则以炒奇或炒面为食。
在寒食节这一天,民间还有蒸寒燕的习俗,用面粉捏制各种飞禽走兽、瓜果花卉,装饰室内,并作为礼物赠送他人。寒食节不仅是一个纪念忠臣的节日,也是汉民族共同的传统习俗之一。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惟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