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7 14:3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9 01:40
约翰.泰勒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曾任小布什*的财政部次长,他于1993年根据美国的实际数据提出了针对通货膨胀率和产出增长率来调节利率的货币*规则被称为泰勒法则。根据该规则,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联邦基金名义利率的变动趋势,因此,这一法则不仅受到学术界和美联储的重视,也为广大投资者所瞩目。
美国从1987年起逐渐扬弃以货币供给额为货币*目标的操作方式,货币供给额的成长目标之重要性也逐渐被淡化,FED该采联邦资金利率(美国货币市场短期利率之一)目标的操作方式。现在在每次联邦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开会结束后,FED就会立即宣布是否调升或调降联邦资金利率目标。联邦资金利率目标变或不变及其变动幅度大小,不仅攸关未来美国经济之变动方向,而且立即对美国货币、债券、以后利率以及股票等金融市场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全世界的投资人都对联邦资金利率非常注意,尤其对未来的利率走向更是关心。在1993年泰勒法则尚未提出之前,投资人都缺乏可靠之依据来判断未来的联邦资金利率,而有了泰勒法则之后,投资人都可以计算最适联邦资金利率,当然并非每个投资人所估算的最适利率水准是完全相同的。
根据1993年泰勒教授所提出的最适货币*法则,认为FED若要达成最有效率的货币*,应该将其采用的*操作工具——联邦资金利率跟随着两项总体目标变数作合理的正向回应。这两项变数一是实际物价膨胀率与物价膨胀率目标之差距,二是实质经济成长率与潜在经济成长率之差距,前项差距称为物价膨胀缺口,后者则称为产出缺口。使用泰勒法则计算最适的美国联邦资金利率必须有两项假设,首先要设定当前的自然失业率,或是充分就业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因为实际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之差额与产出缺口理论上呈现反向紧密相关,所以可以假定自然失业率也可以计算产出缺口。如果自然失业率是5%,而失业率实际值为4%,表示产出缺口为正值,实际经济成长率高于潜在经济成长率,将导致劳动市场需求紧俏,工资将上扬,同时物价水准有上涨之压力,货币当局应该提高利率,以抑制总合需求,减轻物价上涨之压力。其次要假设货币当局的物价膨胀目标,此项变数之设定比较主观,如果货币当局致力于物价稳定,不希望预期物价上涨率升高,货币的当局应会设定较低的物价上涨目标如果当前之物价上涨率高于物价上涨目标,货币当局应采取紧缩货币*,提高联邦资金利率。泰勒法则是一个简便的最适短期利率计算器。
从沃尔克的前任伯恩斯开始,美联储接受货币主义的单一货币规则,把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的中介目标,把公开市场操作作为主要手段,在这个时期,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每隔六个星期要为各种货币总量的增长率确定一个目标区间,同时也会兼顾联邦基金利率与美联储确定的货币供应增长率目标的一致性。随着监管环境的变化和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货币主义学说也暴露其局限性,货币供应量目标难以实现货币*目标,而改用真实利率作为*工具,则可以将金融市场上的所有资金流动都覆盖在内。1993年,格林斯潘放弃了执行了十多年的以货币主义为理论基础的货币*操作体系,转而实行以联邦基金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新的货币*体系。泰勒法则则为这样的货币*体系转换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依据。
泰勒通过对美国以及英国、加拿大等国的货币*实绩的细致研究发现,在各种影响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率的因素中,真实利率是唯一能够与物价和经济增长保持长期稳定相关关系的变量。有鉴于此,他认为,调整真实利率,应当成为货币当局的主要操作方式。
名义利率的调整要与通胀率和经济增长率紧密相连,比较的依据是通胀的目标和潜在GDP。泰勒认为,联邦基金的名义利率要顺应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而调整,保持真实均衡利率水平得以实现。如果产出的增长率超过了其潜在的真实水平,真实利率必须提高;如果通货膨胀率超过了目标通货膨胀率水平,则真实利率也应当提高。根据泰勒的研究,美联储如果遵循这样的规则行事,就会使经济运行保持在一个稳定且持续增长的理想状态上。格林斯潘1993年和1994年的两次关于货币*调整的证词,都是以“泰勒法则”为理论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