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会计的基本知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6-16 15:0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6-16 14:55
关于学习会计的基本知识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第一节会计的基本概念 一、会计的含义 会计是货币米要计量单位,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二、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会计是适应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加强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产生、发展,并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提高的。
2、会计的发展是从古代到现代社会逐渐形成的过程。
3、 会计为什么而存在,有其必然的原因: 1必要的前提条件:1)资源有限 2)理性经济人 3)有效市场 2、思想实验:假定事例。
4、 (二)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5、马克思对“簿记”的说明,“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籍就越是必要”。
6、对马克思这段话的理解:经济离不开会计。
7、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控制和观念总结。
8、 会计的两大职能。
9、 1会计的反映职能 会计的反映职能的四个方面特点。
10、 1)会计主要以货币计量; 2)会计不仅记录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还面向未来。
11、 3)会计反映具有连续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全面性; 4)会计反映随物质条件而演化,改变其表现方式。
12、 2会计的监督职能和监督职能的两方面的特点。
13、 1)会计主要以反映职能所提供的价值指标进行监督。
14、 2)会计监督是与会计反映同时进行的。
15、 3对会计职能的其它看法。
16、 会计可以预测 会计参与经济决策 利用责任会计对经济活动进行强化管理的事中控制等。
17、 (三)会计的目标: 第二节,会计的对象 一、会计对象一般说明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
18、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主要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主要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19、实质上就是资金运动 会计对象在企业中的具体表现。
20、 会计对象在企业中主要是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21、 以工业企业来为例,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包括资金(即资本金与借入其资金)的投入、生产准备、产品生产、产品销售、收益形成与分配的全部过程,它既是货币资金、固定资产、原材料、在产品等资产形态的变化过程,也是资金筹集,投放、耗费,收入、分配等事项的发生过程。
22、 资金运动的涉及面很广,因而必须对它进行分类。
23、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按照其经济特征所作的分类,有表示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表示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24、 企业的会计要素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项。
25、 (一)资产 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讲计量并能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26、资产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
27、 (二)负债 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
28、负债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29、 (三)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30、所有者权益按其构成来源,分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
31、 (四)收入 收入指企业由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力及提供他人使用本企业的资产而发生的或即将发生的现金(或其等价物)的流入,或债务的清偿。
32、收入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收入按其经济性质。
33、可分基本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34、 (五)费用 费用指通过配比方式确定的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35、这个定义主要指狭义的费用,仅限于与提供商品和劳力有关的资产耗费。
36、广义的费用还包括投资净损失、营业外支出和所得税费用。
37、经营费用按其构成内容可分为生产经营成本和期间费用。
38、 (六)利润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是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费用后的盈余。
39、 利润按收入与费用的构成与配比的不同层次可分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按其构成内容可分为营业净收入、投资净损益等。
40、 第三节会计的任务 会计职能和会计任务之间相互关系。
41、 会计任务是指对会计对象进行反映和监督所要达到的目的。
42、会计的任务取决于会计的职能和经济管理的要求。
43、其根本任务是:按照国家的财经法规、会计准则、制度进行会计核算,提供以财务数据为主的经济信息,并利用信息帮助企业单位外部和内部信息使用进行经济决策,借以提高经济益。
44、 会计的任务可具体概括为: 1反映和监督各单位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提供会计住处信息、加强经济核算。
45、 2反映和监督各单位财经政策、法令、制度的执行情况,维护财经纪律。
46、 3充分利用会计信息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
47、 第四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或称会计假设)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会计原则。
48、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
49、会计主体前提是指会计所反映的是一个特定企业和行政经济活动,而不包投资者本人的经济业务或其他经营单位的经营活动。
50、它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51、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前提指会计核算应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企业是否将破产清算。
52、它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
53、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过程,划分为较短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帐目,按期编制报表。
54、它是对会计工作时间范围的具体划分。
55、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经营成果,都通过价值稳定的货币以综合反映,其他计量单位虽要使用,但不占主要地位。
56、这个前提一般含有币值不变假设,它明确了会计核算的计量尺度。
57、 第五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会计核算一般原则是对会计核算提供信息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具体会计业务员的基本依据。
58、企业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大体上可划分三类(这种划分并绝对的,可能有交叉)。
59、 (一)总体性要求 客观必天气则。
60、是指会计核算提供的信息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
61、 2、重要性原则。
62、是指会计报表应当在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同时,对于重要的经济业务单独核算,单独反映,对于不重要的经济业务,则可简化或合并处理,以便集中精力抓好关键。
63、 (二)信息质量要求 有用性原则,又称相磁性原则,又称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应当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作用出经济决策,会计提供的信息要同决策相关联。
64、 2、可比性原则。
65、是指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处理办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以便在不同企业之间进行横向比较。
66、 3、一贯性原则。
67、是指各个企业处理会计业务的方法和程序在不同会计期间要保持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更,以便于企业对前后时期会计资料进行纵向比较。
68、 4、及时性原则。
69、是指会计事项的处理,必须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及时进行,讲求时效,以便于会计信息的及时利用。
70、 5、清晰性原则,是指会计记录和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数据记录和文字说明要能一目了然地反映经济活动的龙去脉,对需要解释的问题作出必要的说明。
71、 (三)确认计量要求 划分两类支出原则,是指进行会计核算应当严格划分收益性支邮和资本性支出的界限,以便正确计算各会计期间的损益。
72、 2、配比原则,是指对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配合起来进行比较,在同一会计期间登记入账,以便计算本期损益。
73、 3、权责发生制原则。
74、是指企业应按款项收入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的入账时间,而不是按款项的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
75、 4、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企业对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
76、 5、谨慎原则。
77、是指在算是企业不确定的经济业务时,应持谨慎态度,如某一经济业务有多种处理方法可供选择时,应采取不导致高估资产、虚增利润的方法。
78、 第六节会计核算的方法 会计的方法是指用来反映和监督会计对象、实现会计任务的手段,会计核算的方法是会计方法中的基本组成内容,也是会计初学者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79、 会计核算方法是对会计对象(会计要素)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所应用的方法,主要包括: 1设置会计科目。
80、 2复式记帐。
81、 3填制和审核凭证。
82、 4登记帐簿。
83、 5成本计算 6财产清查。
84、 7编制会计报表。
85、 8会计资料的分析利用 从填制和审核凭证到登记帐簿,直至编出会计报表周而复始的变化过程,就是会计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