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火柴厂解放后发展情况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6-14 23:0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6-14 23:39
建国初期,荧昌厂因资金短缺和生产困难,陷入亏损状态。然而,随着人民政府的扶持,从1950年7月开始,荧昌火柴厂逐渐恢复生产,产量达到2.64万件,产值为38.22万元,实现了14.41万元的利税。1954年,工厂引入油药联合机,机械化生产流程替代了手工劳动,安装了滚筒烘梗机等设备,进一步提升了效率。
次年4月,上海周浦火柴厂并入,合并后的镇江荧昌火柴厂更名为镇江火柴厂。随着扬中梗片厂和无锡新中梗片厂的加入,生产规模扩大,1956年达到年产18.5万件,产值268.73万元,利税101.32万元,成为镇江市最大轻工企业和江苏省火柴行业的产量冠军。
进入60年代,镇江火柴厂继续创新,试制出装盒机和火柴连续机,引进新设备淘汰旧工艺。1974年,产量提升至30.17万件,生产的双喜牌长梗火柴甚至出口到巴基斯坦。此后,工厂进一步扩建,引入自动化设备,劳动强度显著降低。
1983年,全国首个糊盒机在镇江火柴厂安装,结束了手工糊盒的分散作业,实现了行业先进水平。1985年,工厂职工达到1032人,占地38319平方米,固定资产453.1万元,年产量42万件,产值610.35万元,上交利税103.44万元。每生产万件火柴,耗木材172.16立方米,万元产值能耗为2.96吨标准煤。金山牌火柴获得了轻工业部的优质产品称号,成为江苏省火柴行业的独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