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测量费用高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6-06 09:01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06 07:03
目前非接触式全场应变测量系统有很多种,国内国外的,价格不同,要具体分析一下,不可能说一个完全确定的价格。
在国内,从品牌商来说,设备服务都相对完善的,有三家:GOM、CSI、西博三维。这三家的技术上目前看相差不是很大,产品基本都应用在比较高端的研究所,或者一些重点的高校中,如国内的清华、浙大、同济,国外的ABB、Audi等。同济之前有招标特别邀请这三家竞争,也是对他们本身产品的认可。三个品牌中前两个是国外品牌,在国内是代理销售模式,后一个是国内品牌,技术来自西交大。从品牌来说,一般国外常规设备应该在六十万左右,功能高级点的基本都在百万左右。国内的品牌相对来说实惠一点,常规设备应该在四十万左右,但是高端的也超过百万。
从应用上来说,有测高温应变的,有测破坏实验的,有测大尺寸拉伸的等等。不同的应用场合中,需要不同的配置方案。这个就只能具体实验具体分析了,预估会相差的太大,最好根据具体情况问问厂家。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06 07:04
非接触全场应变系统贵不贵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抛开功能和应用需求讨论贵不贵没有意义。这就像说手机贵不贵?便宜,打电话发短信不要100块也可以。
回到非接触全场应变测量系统DIC本身吧。不可否认,国产系统进步很大,但是,拜托把技术做扎实先,否则,现在有多热闹,将来就会被抛弃的有多快。都希望国货自强,不过强大都是基于技术本身先,要么就是一场营销而已。
国外的DIC系统太多了,这几年热闹得很,欧洲就超过10个品牌,而美国几乎只有CSI一家。美国CSI一家独大的原因也很简单,DIC技术鼻祖,而对科研需求来说来说,CSI的技术太扎实,无*能性还是精度和可靠性,在高端和非常规的科研应用领域,几乎没有在同一技术层次的竞争对手存在。欧洲一众DIC厂商,包括德国的至少4家厂商在内,DIC基本功能做的还是很扎实的,对DIC的普及推广和硬件易用性都做了很多工作,今天DIC的普及和欧洲公司的推广功不可没,至于哪家好点倒不如说哪家市场做的更好。这也是国内几个DIC厂商从学习CSI后来都转到学习欧洲产品尤其是德国产品的原因,因为DIC作为软件为核心的测量技术,CSI的在算法和工程经验上的强大使其软件领先其它DIC太多,而众所周知国内在工程软件上的差距,导致欧洲产品相对基础的功能和国内对硬件方面的强大Copy能力,成了一众国内公司相对容易的学习对象。
顺带说一句,楼下说的三家看起来相差不大,拜托,这完全是三个层次的产品好吧,睁眼说瞎话。卖产品的不要轻易说自己最好,这样有欺骗的嫌疑。用过其中个别产品的客户也别轻易说哪个产品最好,这样容易显得没见识。这世界大部分产品都是适合不适合用户而已。做科研的,尤其谨慎点好。
最后一句话,技术的东西,一是一,二是二,基本功做扎实了,比没事在百度知道吹牛*糊弄小白强。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06 07:04
北京智仿神州的IS DIC-非接触全场应变测量系统,是面向混凝土及岩石领域,重点针对混凝土及岩石材料,具备混凝土及岩石损伤及断裂测试特色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06 07:05
从底蕴和技术纯熟度、应用范围来讲,当然首选CSI,价格嘛,各有利弊,主要看是不是满足实验需求。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06 07:06
比利时MatchID非常不错,结合DIC数字图像相关性-VFM材料参数反求-FEA有限元比对功能,可以求解塑性阶段的本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