怂恿详细解释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11 05:0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13 23:23
“怂”在汉语中意指惊慌,而“恿”则是古代“勇”字的另一种写法,两者结合形成“怂恿”一词,其原义是指从旁劝说或鼓动他人去做某事。这个词最初是中性的,但在现代使用中,往往带有贬义色彩。
“怂恿”这个词是叠韵连绵词,它的含义不同于其字面意思。它描绘的是一种行为,即通过言语或行动影响他人,促使他们采取某个行动。例如,在古人的诗词中,如王安石的《和吴仲卿雪》中提到“忽汗漫,造物谁怂恿”,这里的“怂恿”即指创造万物的力量。在《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八回中,“怂恿”被用来形容慌乱中的人们互相鼓动,加速行动。
在家族历史记录中,如袁赋谌的《重修(袁可立)始祖荣公遗像记》提到族人怂恿共同追写祖先画像,这表明怂恿有时也被用于鼓励集体行动。而在文学作品《儒林外史》中,怂恿则出现在鼓励家兄尝试炼丹的情节中,带有某种程度的劝说和推动作用。
总的来说,“怂恿”这个词既反映了人际间的交流影响,也体现了社会环境和情感氛围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尤其在负面语境中,它往往带有贬义,暗示了不正当的鼓动或诱导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