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5-16 10:4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5-16 11:57
一蚊,诗体名,赵翼作。全诗每句七字或以七字句为主。起源于先秦和汉代的民间歌谣。
基本信息
诗体名。全诗每句七字或以七字句为主。起源于先秦和汉代的民间歌谣。不过,汉、魏之际七言诗极少,在南北朝时期至隋渐有发展,直到唐代,才真正发达起来,成为我国古典诗歌又一种主要形式。
《睢阳尚书(袁可立)袁氏家谱》:“又袁家山列入洛学书院八景。有七言诗三首咏大司马可立及其子参政袁枢与其孙知广西新宁州袁赋诚,各诗一首。”
诗作原文
一蚊
六尺匡床障皂罗,偶留微罅失讥诃。
一蚊便搅一终夕,宵小原来不在多。
诗作鉴赏
这是一首借'蚊'论人,因小喻大之作。艺术上用的是传统的比兴手法。晚上睡觉,帐子有洞或未拉严,被蚊子钻入,一夜睡不好觉,这是生活中常会遇到的事情,一般人也许除了想打死这个蚊子外什么也不想。
用心作诗,常在枕上构思推敲的赵翼遇此事而突发灵感(其《抄诗》有句曰:“一联枕上自推敲”),于是一个有点新意的比喻产生了,他从蚊子的寻缝入帐咬人,想到了世间小人的伺机说三道四。
比喻常常可以造成形象生动的效果,它的基础是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性。巧妙的比喻往往还能带来一个联想空间,增强本体的可感效应,使读者在理性的认知之外,又感觉到许多东西。
世间的宵小(小人)尤其是官场里的宵小,他们本身不能叱咤风云,甚至连一点点有积极意义的事也不会做,却专会搞人,当你偶有“微罅”——露出一小缺点小失误时,他就抓住不放,搞得你不得安宁,这种人在你的生活工作环境里不一定很多,但往往只要有一个,也可能使你平白无故地生出许多烦恼,费掉许多心思。
将蚊子与小人联系起来,可使读者借助生活经验深切地感受到他们的危害性,他们与生俱来的卑污、可厌、可怜。
不过这首诗在艺术上似乎显得不太浑成,原因在于第二句过早地用了一个只用于写人的词汇——讥诃(责难)。如果这一句能用一个既可以形容蚊子的声音又可以写人的声音的词,或者就用一个形容蚊声的词,到最后一句再让本体出现,诗也许就显得浑成、不那么露骨了。
作者简介
赵翼(1727—1814)清代文学家、史学家。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
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三*学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