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可名非常名——观《一代名相陈廷敬》有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5-14 18:4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5-18 05:01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代相国、一代帝师陈廷敬,辅佐千年一帝康熙,平三藩、收台湾、整顿吏制、整顿结党营私,可以说他用一生的功绩将此话做了最好地诠释。
余素不喜观后宫争斗剧,清剧更甚,却偏爱于各种贴近史实的历史剧,《大秦帝国》、《康熙王朝》、《一代廉吏于成龙》等。近日观《一代名相陈廷敬》,收获颇丰。在剧中,古代学者崇尚读书、文人士子之风骨,为国家舍生请命之鸿鹄之志,家学渊源、诗书传家训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
“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古人读书,寒窗苦读十年,饱读诗书,皆为了为国效力,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剧中从君王到臣子、士人乃至燕归楼之老板,无事时皆手捧圣贤书。今人读书,境界竟不及古人。《奇葩说》高晓松曾炮轰清华学霸令人振聋发聩。“清华”乃国之最高学府,其生尚如此,更遑论其余之校之生。今日教育改革确需反观古代教育。
有才亦需智与勇,是“为生民立命”的信仰,让他不惧权威、将生死置之度外。清朝之腐朽,吏部腐朽、结党营私可谓腐朽之根亦腐朽至根部。“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重视人才乃历朝历代国运发达之重器。科举考试乃为国家选拔栋梁之才根本途径,关乎社稷江山,尚敢舞弊。明君之无可奈何,忠臣为之请命,不党不群之孤党,是最后的胜利者,是正义之胜亦是国家之幸。
天高皇帝远,边陲环境艰苦,倘若封疆大吏*,极易让乱党一手遮天,民不聊生,生灵涂炭。边疆历来容易滋生事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或许这是千年来群众不关心何人执政之缘由。然无一民众不晓得清官与贪官之区别,对清官翘首以盼。法治是解决这一问题之根本,如今“扫黑除恶”,确需将那些国家蠹虫彻底铲除,让“为生民立心”之人“为万世开太平”。
时下,杀妻三月藏于冰箱,还以妻子口吻与其家人保持联系,花季少女动辄遇害,不过是道路拥挤便要持刀杀人,反误了卿卿性命,子女弑父母,保姆纵火案等等,一桩桩一件件令人惊心,让我们尤其向往古代中国长幼有序、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的传统。陈氏家族在历史上有过九位进士,其中有六位翰林,诞生了著名的*家、文学家、理学家、清康熙朝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有大小*和诗人三十多位,是典型的翰林门第、宰相家风,成为中国清代北方文化大家族。康熙皇帝曾写过一首五言律诗表彰陈廷敬的风度:“横经召视草,记事翼鸿毛。礼义传家训,清新授紫毫。房姚比就韵,李杜并诗豪。何似升平相,开怀宫锦袍。”老师主要在于传道授业解惑,父母对子女之影响更深远,人格之培养、习性之养成,家风家规之重要性可见一端。传承千年礼仪之邦之文脉、弘扬诗书之家之家训确乃一项长远利国利民之好事。
严谨家风育帝师——陈廷敬家训
让:争乃祸之端,让为福之源。谦逊非怯弱,德行使亦然。
专:学问尚精专,研磨贵纯一。心无旁骛时,自然通神机。
智:是非凭勘度,智从学中得。名利时相累,心境须常磨。
俭:淫逸如临渊,纵欲似累卵。秉德贵俭省,节制甚防川。
勤:道业冀诵读,衣食赖耕耘。白头恨日少,磨砺趁年轻。
信:君子须重诺,言出行必果。妄诞非所宜,缺失难料测。
谨:人生天地间,思微肇巨端。差池时修正,行止若临渊。
孝:鸦有反哺意,羊怀跪养恩。百善孝为先,树大不忘根。
礼:否泰岂天运,习礼可立身。高下从一贯,颜恭辞愈逊。
恒:精卫谋填海,愚公志移山。积微成巨变,有恒事无难。
良:良木凤凰栖,嘉禾百姓尝。良善若时雨,德共日月长。
温:崇道当无本,修德宜修身。温和戒乖唳 ,一言胜三春。
勇:正道忽阻穷,邦运时颠倾。浩气拯危急,礼义节束成。
谦:水满器则倾,行骄事无成。古来有遗训,谦谦君子风。
宽:闻道有先后,良莠亦参差。虚怀容万物,不欲勿相施。
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代名相陈廷敬》这部电视剧激发了我对陈廷敬的研究兴趣,我期待将所有与之的相关书籍读一遍,一部好的电视剧的作用比空洞地喊“读书吧”的作用强好多倍。这对我工作亦有很深的指导意义。
附:
陈廷敬(1639年—1712年),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清代泽州人(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顺治十五年(1658年)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初名敬,因同科考取有同名者,故由朝廷给他加上“廷”字,改为廷敬。历任日讲起居注官、经筵讲官,《康熙字典》总裁官,工部尚书、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康熙字典》总修官等职。
陈廷敬还是个颇有成就的学者兼诗人。其中属于他个人的诗、文集主要有:《午亭文编》、《河上集》、《参野诗选》、《说岩诗集》、《山礼指要》、《午亭归去集》等;同时,陈廷敬还多次主持编撰国家典籍史志,主要有《世祖章皇帝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鉴古辑览》、《三朝圣训》、《*典训》、《平定三逆方略》、《大清一统志》、《佩文韵府》、《方舆路程》、《康熙字典》等。其中,,《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它是在明朝《字汇》、《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